近日,浙江省公布了2020年度農業正高職稱名單,有4位農民名列其中,他們或影響行業,或為當地帶來巨大改變,在農業領域均有自己獨特的貢獻。
正高職稱是一個專業崗位的最高資質證明,它的獲得,無論是在榮譽上還是在個人未來的發展上,都具有極高的價值。職業農民能夠和涉農事業單位、科研院所人員一起參評農業正高職稱,既體現國家對于“三農”問題的高度重視,也彰顯農民這個職業的良好成長空間。
鄉村振興離不開人才的支持。此次成功獲評的 4 位農民有一個共同特點:均為深耕各自領域多年的佼佼者,既有一定的農業理論知識基礎,又有豐富的生產實踐。鄉村振興離不開人才的支持,需要一大批有真才實學的高素質新型職業農民引領農村的發展。今后,忠實于職業、踏實勤奮并富有進取精神的農民,只要肯學習,善鉆研,扎根農村這片熱土追求事業,就會取得社會的身份認同和職業的發展前途。
新型職業農民的培養離不開職業教育的支持。職業教育,尤其是高職教育,在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培養高等級鄉村建設人才方面大有可為。職業農民可以評職稱,可以憑此獲得社會地位,以及爭取相關農業發展項目,在農民職業的含金量和吸引力都得到提升的情況下,今后職業教育也必將得到農民的重視。
從2019年開始,高職院校連續2年擴招總共300萬學生,其中新型職業農民群體就是重要的生源。如果能夠讓農民了解高職教育可以提升自己的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從而可以參加職稱評審來增加自己的職業獲得感,這部分生源就有了可靠的保證了,高職教育的發展也有了新動力。
當然,為了保證農民可以通過高職教育真正提升他們的職業生涯品質,高職院校必須有的放矢,精準發力。一方面,學校可以將與新農村建設關系最為緊密的專業,進行教學內容的調整,為前來學習的農民傳授他們感興趣、實用價值豐富和易于接受的專業知識,并依托學校實訓教學的優勢,及時為他們提供實踐平臺,鞏固知識體系;另一方面,學校可以根據需要,靈活設置專業(方向),增加服務鄉村發展的相關內容,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為鄉村振興培養專業化人才,扶持培養一批農業職業經理人、經紀人、鄉村工匠、文化能人、非遺傳承人等。(朱小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