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發布《關于做好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提出,逐步取消中職本科貫通招生,適當在學前教育、護理、養老、健康服務、現代服務業等領域擴大中高職貫通招生規模。
從試點到收緊以至逐步取消,中職本科貫通招生這一模式給中職學校帶來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取消中職本科貫通招生,對中職教育傳遞的改革意義十分突出。
一是辦學更加規范。
目前,多數中職學校面臨生源較為緊張的困境。生源質量參差不齊,招生任務吃緊,招生計劃很難完成。而無論是3+4,5+2或3+2+2分段培養的中職本科貫通模式,不失為一條獲取本科學歷教育的絕佳途徑(捷徑),這也是某些中職學校招生中的賣點之一。
客觀而言,中職本科貫通的模式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中職學校的發展,為部分學生實現人生逆襲搭建了跳板。但同時也應看到,中職學校生源基礎質量較為薄弱,中職(高職)、本科院校分段培養的銜接渠道不暢、機制不靈活,中職本科貫通其人才培養質量很難保證。
2020年9月,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九部委聯合印發《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行動計劃(2020—2023年)》中提出,逐步取消現行的注冊入學招生和中職本科貫通,適度擴大中職專科貫通,嚴格執行技能拔尖人才免試入學條件。顯見,此次教育部發布的《通知》即沿用了《行動計劃》“逐步取消中職本科貫通”這一表述。“逐步取消中職本科貫通”與“逐步取消現行的注冊入學招生”并列進行,其釋放的信號即,中職學校粗放的招生模式、管理模式必將要有所改觀。在中職生入學的這一關口上也將有新標準,新辦法,新措施,在這一改革導引下,地方政府勢必在“保持高中階段教育職普比大體相當”這一政策上必將進一步繼續發力,推動中職學校進一步規范辦學。
二是辦學更加注重質量。
取消中職本科貫通招生,并不意味著中職生升學的路子堵死了,相反,取消中職本科貫通,是對現有職業教育考試進行整合、分類、規范,通過完善“文化素質+職業技能”考試招生辦法,適度擴大專升本招生計劃,擴大中高職貫通招生規模,進一步打通中職生多路徑升學的出口。隨著職教高考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高職、職教本科院校招收中職畢業生的計劃也在不斷增加。如,根據部省共建職教高地實施意見,山東省實施職教高考制度后,全省職教本科招生規模進一步擴大,職教高考本科招生計劃將逐步達到應用型本科高校本科招生計劃的30%。目前全省春季高考年報名人數在10萬人左右,1萬人左右能升入本科。到2022年,山東省職教高考本科招生數量預計將由現在的1萬人增加到7萬人左右。這就倒逼中職學校必須回歸到辦有特色、高質量的職業教育上來。并且隨著本科層次職業教育建立,職業中等教育、職業專科教育和職業本科教育三級學制共同構成現代職業教育體系,職業教育類型教育的特征強化,作為職業教育基礎的中職教育,就更要切切實實在在育人上出實招,在教學上下狠功,在技能培養上多磨煉,實打實注重打造學校內涵發展,夯實中職學生的人生底色。(葛昌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