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日前印發《本科層次職業教育專業設置管理辦法(試行)》,提出:設置本科層次職業教育專業,要開展行業、企業、就業市場調研,做好人才需求分析和預測,考慮區域產業發展需求,進行專業設置必要性和可行性論證。本科層次職業教育的專業設置要實現可操作性,須關注職業資格研究,只有開展職業資格研究,才能保證本科層次職業教育專業設置過程的邏輯清晰性。
職業資格研究:
尋找工作、職業要求和學習內容的聯系
職業資格是學習者獲得的能力與職業任務的系統化結合,是從事一個職業時能應用的能力或潛力的標志。
通過職業資格研究獲取技術技能人才從事某一職業群或工作的綜合性資格要求,是本科層次職業教育進行專業開發與設置的前期工作。因此,承擔本科層次職業教育專業設置的職業院校須深入了解行業需要,全面認識具體職業的職業資格要求,并將其準確地反映到課程中去。
職業資格研究的內容包含對工作、行業、技能的分析,還要考慮學生學習過程的設計,梳理出工作、資格要求同學習內容、學習過程的關聯。由于這種關系非常復雜和隱晦,需要有效的方法論指導。職業資格研究方法是挖掘職業資格要求的路徑和工具,高質量的職業資格研究應遵循工作過程導向,應符合個體的職業生涯發展規律。職業資格研究一般包括行業分析、工作分析和典型工作任務分析。
行業分析:
收集行業發展的基礎數據及人才需求
行業分析內容包括調查分析職業任務的變化、職業與職業領域的發展、職業要求的變化,還包括技術發展和社會工作組織的發展分析。行業分析致力于收集某個行業發展的基礎數據,并對該行業的職業工作和教育狀況進行分析,從宏觀上把握行業人才需求與培養現狀。本科層次職業教育專業設置中的行業分析是對本科層次職業教育專業(群)所服務的行業情況、行業結構與數據、行業人員情況、職業標準和職業崗位等內容進行分析的過程。
行業分析的主要成果是人才需求與專業設置調研報告,主要回答以下問題:行業技術或管理的發展趨勢;該行業通常采用的技術和管理系統及推廣程度和設計原則,對從業人員工作要求及現狀;行業企業典型的工作組織形式、任務分配與計劃方式;行業在不同地區發展狀況的比較,行業的企業分工與產品鏈關系;行業培訓的方式、內容與效果,行業評價人才的方式與要求,行業的職業資格要求。還要包括:行業企業對技術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情況;需要設置的專業和專門化方向。
行業分析為下一步的工作分析確定選擇分析對象的標準(如企業類型和發展水平),也是開展典型工作任務分析的重要依據。應對分析結果進行大范圍的調查和求證,組織行業和職業院校專家對行業分析報告初稿進行論證。行業分析初稿論證后,應根據專家的反饋意見做出相應修改與補充。
工作分析:
對職業工作進行系統調查分析確定崗位需求
工作分析是對畢業生未來可能從事的工作性質、工作任務以及知識、技能、能力和素質要求進行系統化調查與分析,客觀描述并規范化記錄的過程。工作分析一般包括兩方面:工作內容分析和企業組織結構分析。工作內容分析的目的是為了確定工作崗位需求,包括工作經驗、學歷、年齡、性別、專業和能力等;企業組織結構分析包括崗位名稱、內容、職能和工作量及相互關系的分析,是了解勞動組織方式的基礎。
常用的工作分析方法有工作過程觀察、伴隨性訪談、職位問卷分析、工作日志寫實和關鍵事件分析等。工作過程觀察的對象主要是技術技能人才的行為、互動、活動、行動能力特點、關系結構、過程流程等,通過觀察技術技能人才能做什么及職業能力如何得到發展來實證性地獲得他們在職業中的行動、任務和問題。伴隨訪談是對技術技能人才在工作過程中所隱含的經驗性知識進行挖掘,按照接近研究對象的原則,在工作過程中進行“行動導向的伴隨訪談”能獲得比較客觀的分析結果。
典型工作任務分析:
召開實踐專家研討會確定具體職業的基本框架
職業資格含有很多隱性成分,無法用顯性語言來準確表述,只能通過職業的“典型工作任務”來間接確定。職業的典型工作任務描述一項完整的工作行動(包括計劃、實施和評估過程),反映一個職業的典型工作內容和工作方式。典型工作任務來源于具體企業實踐,但不一定是出現頻率最多的崗位任務,而是要求較高的綜合性任務。每個職業通常有10—20個典型工作任務,典型工作任務確定了具體職業的基本框架。
在當今綜合性工作任務和靈活勞動市場結構背景下,僅對職業的“初級因素”(任務、崗位、技能、知識等)進行分析,無法滿足本科層次職業教育發展的需求,要按照職業的“次級因素”(如生涯發展和工作環境)進行分析。
尋找和描述典型工作任務的關鍵渠道是召開行業企業實踐專家研討會,來開發和確定典型工作任務的內容和邏輯結構。研討會遵循“從初學者到專家”的職業能力發展規律,對職業生涯發展中的關鍵事件進行篩選、分析和區分,尋找職業成長過程中經歷的“典型工作任務”。遴選的實踐專家要與學生未來畢業后的職業生涯發展目標盡量吻合,即畢業生大約10—15年可達到實踐專家現在從事的工作崗位及獲得的相應待遇,避免選取超過培養目標的“高端”人才或“低端”人才。
在實踐專家研討會上,實踐專家們一起回憶和陳述自己的職業成長歷程、劃分職業發展的階段,理出有代表性和挑戰性的工作任務,并歸納出典型工作任務的框架。會后,由職業教育課程專家和專業教學專家構成的團隊根據所獲得的典型工作任務,確定和描述對應學習領域,開發課程體系和課程內容,形成課程方案。
本科層次職業教育專業(群)建設要關注行業、產業和職業發展的需求,要與產業的發展階段和發展形態相聯系,要從“職業”的角度出發,將“工作”作為一個整體看待,開展深入的行業分析,開展工作內容和工作過程的調查、分析和總結,使培養的人才資格和能力與工作世界所提出的職業資格要求相吻合。因此,對工作世界所提出職業要求的研究,即職業資格研究,就成為課程開發和教學設計的前提,也是本科層次職業教育專業設置的方法論基礎。(作者 周衍安 系江蘇建筑職業技術學院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