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覺中國 供圖
■關注新版職業教育專業目錄
開欄的話
教育部近日頒布了中職、高職、本科職業教育一體化設計的專業目錄,目錄融入了新技術、新業態、新職業等職業教育發展的新要求,同時制定與之配套的專業教學標準,為構建縱向貫通的職業教育人才培養體系提供依據。為幫助學校了解專業調整和升級的主要內容,本報特開辟專欄,邀請參與目錄研制工作的行業和院校專家對一些重點專業領域進行解讀,同時刊發部分職業院校根據新專業目錄優化專業設置、調整培養方案、更新培養內容的落地舉措。
隨著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變化,城鎮化、老齡化快速發展和全面二孩政策實施,“一老一小”服務因需而至。據中國家庭服務業協會等調查,我國有18.2%的家庭有未成年人照料需求,35.6%有老年人照料需求,30.4%有雙重照料需求。此次印發的《職業教育專業目錄(2021年)》(以下簡稱《目錄》),服務和對接“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傳承創新發展中醫藥”“推動家政服務業與養老、育幼、物業、快遞等服務業融合發展”“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等高質量發展要求,助力“一老一小”領域院校擴產能、提質量。
《目錄》解讀
錨定“一老一小”緊缺領域
對接養老托育服務和家政內涵提升。民政部公布的預測數據顯示,到“十四五”期末,我國將進入“中度老齡化”社會,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規模達到3億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以下簡稱《規劃綱要》)提出,“衛生健康體系更加完善,人均預期壽命提高1歲”“2025年每千人口擁有3歲以下嬰幼兒托位數增加到4.5個”。《目錄》落實了醫養結合、康養融合、健康養老等要求,中高本涉老專業由4個增加到10個;托育領域專業由2個增加到5個,彌補了普通本科在0—3歲嬰幼兒托育領域專業設置的空白。此外,根據《規劃綱要》提出的“持續推動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與智慧社區、養老托育等融合發展”等要求,《目錄》在家政領域設置了3個專業,增設了智慧社區管理專業,將重點培養家政一線技能服務人才,以及家政企業經營管理、社區網點管理、智慧社區管理等新業態人才。
對接養老托育服務、家政新技術、新業態。《目錄》落實了5G+醫療健康、遠程醫療、遠程診斷、智能疾控、智慧健康養老、互聯網+社會服務、互聯網+養老、物業服務+養老服務、智慧社區、家政電商、互聯網+家政等新業態、新要求,落實了教育部辦公廳等七部門《關于教育支持社會服務產業發展 提高緊缺人才培養培訓質量的意見》,針對社會服務緊缺領域不同模式、不同業態對人才的差異化需求,適度保持了專業的前瞻性。如在高職專科層次設置了健康大數據管理與服務專業;在本科層次新增的醫學檢驗技術、醫學影像技術、智慧健康養老服務與管理、智慧社區管理等專業中,均增加了智能化、數字化方面的課程。此外,《目錄》加強了專業設置與職業目錄體系的銜接,主動對接健康照護師、老年人能力評估師等38個新職業,同時在專業簡介中例舉了老年照護、母嬰護理、失智老人照護等相關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以及護士、執業醫師等相關職業資格證書。
推動醫衛類專業深度融入養老托育服務、家政領域。國家《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鼓勵類新增“養老與托育服務”“家政”兩個行業,在“養老與托育服務”中例舉了“長期照護服務機構(包括養老院、老年養護院、農村養老設施等)”“助餐助行”“康復輔助器具配置服務(租賃)機構”,在“家政”中例舉了“社區家政服務”,均與醫衛類專業緊密相關。考慮到醫衛類專業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20年版)》中已經有非常完整的學科體系(醫學門類現有58個專業),《目錄》嚴格對照工作崗位,從人才培養規格、專業名稱、課程體系等方面同普通本科教育相區分,重點推動醫衛類專業融入養老托育服務、家政等社會服務產業緊缺領域。如圍繞積極應對老齡化戰略相關要求,在醫衛類增設了醫養照護與管理專業;如將公共管理與服務大類的“假肢與矯形器技術”與“康復輔助器具技術”合并,并調整歸入醫衛大類中的“康復治療類”;如藥學專業對應的是醫療機構、家庭用藥指導和社會藥店開展藥學服務的藥師崗位,能就近為社區患者服務;如在醫衛大類設置了藥膳與食療、托育服務相關專業,既落實了“優化居家社區服務,發展集中管理運營的社區養老和托育服務網絡”“促進康養融合發展,深化醫養有機結合,發展養老服務聯合體”,同時也符合當前醫療服務發展社會化的發展趨勢。
《目錄》落地
拿出專業升級“時間表”“施工圖”
《目錄》作為職業院校專業設置的基本依據,對院校將產生重要影響:
對正在開展“雙高計劃”建設的院校來說,高水平專業群面臨重新調整。在教育部、財政部公布的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簡稱“雙高計劃”)建設名單中,56所高職學校入選高水平學校建設,141所高職學校入選高水平專業群建設。其中,“雙高計劃”獲得立項的醫藥衛生類、公共服務與管理類的專業群有14個。《目錄》加大了高職專科和高職本科的專業數量供給,同時,高水平專業群名稱也面臨重新調整,將對正在開展“雙高計劃”建設的院校產生重要影響。建議有關院校根據《目錄》和項目建設要求,結合“雙高計劃”中期績效評價等優化建設方案,抓緊對專業群中的相關專業進行內涵升級,提升專業群創建質效。
對各省份職業教育提質培優,正在謀劃建設省級“雙高”專業群的院校來說,《目錄》大幅度地增加了專業數量(高職專科保留414個,調整439個,調整幅度56.4%;高職本科保留39個,調整208個,調整幅度260%),將為有條件、有能力的學校組建新專業群提供新的專業選擇和建設方向,尤其是能幫助院校推動專業建設在“一老一小”等緊缺領域形成集聚效應。如2020年,教育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重點推進了62所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領跑”學校(專業),很多院校通過對接產業走上了特色發展快車道。建議有一定基礎的醫學高等專科學校、中醫藥專科學校積極響應“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等產業政策,參與到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領跑者”行動中,為專業建設中獲得“一老一小”產教融合專項等產業經費資助開辟新的通道。
此次《目錄》修訂中出現了很多復合性很強的專業,如智慧健康養老服務、智慧社區管理、康復輔助器具技術及應用、現代家政管理等,給院校備案設置新專業、做好招生教學各項準備帶來了不小難度。建議有關院校積極參與《目錄》解讀活動,及時了解跟蹤信息動態,提高形勢研判能力。建議通過與省級及以上的家政產教融合型企業培育單位、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領跑者”行動示范企業、普惠養老重點企業、普惠性托育機構等交流合作,深度了解“一老一小”緊缺領域技術技能人才需求情況,挖掘新設置專業的核心崗位能力,拿出專業設置升級的“時間表”“施工圖”,提高“一老一小”相關專業落地的可能性。
另外,從“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上看,專業“1”調整后,“X”也需要相應調整。建議院校積極參與培訓評價組織的X證書標準及教材修訂,促進X與1的融通,達到深化“三教改革”、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效果。
(作者李斌 系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院長、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