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倡導在中學階段開設職業和技術課程的法案最早可追溯至1917年美國國會通過的《史密斯—休斯法》,該法案規定通過聯邦政府撥款來資助各州在中學建立職業與技術教育課程,也標志著美國職業教育體系初步形成。2018年7月,美國國會授權通過了《加強21世紀職業與技術教育法》,進一步強調了中學階段為學生提供職業與技術教育(Career and Technical Education,CTE)課程的重要意義,規定了在接下來6年里,通過每年向各州提供總計超過10億美元的撥款用于各州開展的職業與技術教育培訓計劃。
不久前,美國聯邦教育部發布了一份“中學階段選修職業與技術課程與個人未來發展之間關系”的調查報告,該報告通過多年跟蹤調查揭示出,中學開設職業與技術課程不僅為學生提供了一條通往成功的重要路徑,而且也能根據學生的職業興趣和學習需求,為他們提供接受個性化教育的機會。
中學開設職業與技術課程有助于中學課程多樣化發展
在美國,職業與技術課程既可以在學校里通過正常的課堂學習來獲得相應的職業技能,也可以通過學校外部提供的實踐機會來獲取相應的學分。2009至2013年,美國公立中學九至十二年級學生中選修職業和技術課程的學生總量占比達到了77%,其中男性學生占比為80%,女性學生占比為73%。這些學生中,在同一職業群中選修兩個及以上職業與技術課程學分的學生占比為37%。2016至2017學年,美國有98%的公立學校學區為中學生提供了職業與技術課程。這些學區所提供課程項目中,“基于工作實踐為基礎的各種各樣的學習機會”是這些課程最為突出的特征之一。例如,在職培訓、各種專業實習實訓、臨床試驗、合作教育等,這類課程占所有職業和技術課程總量的77%。其次是雙學分課程,這類課程的學分既可以在中學獲得,也可以在中等教育之后的機構獲得,占比為73%。還有一類課程的學分是在雇用者的監督下獲得,這類課程占65%。最后一類是學生自主創業獲得的課程學分,這一占比為55%。就學區里提供職業和技術課程的具體機構而言,傳統的公立中學是最為主要的教育機構,占比達到了83%;各類半工半讀的職業與技術課程培訓中心次之,這類機構占比為43%;最后是兩年制的社區學院、技術學院以及四年制文理學院和大學,這類機構占比為35%。與此同時,美國還有30%的學區為學生提供在線職業和技術課程培訓項目。
中學階段修讀職業與技術課程有助于提高中學畢業率
報告顯示,中學階段修讀過職業與技術課程學生的中學畢業率為94%,而同期參與調查的普通中學生的畢業率為86%。與此同時,據美國職業與技術教育協會統計,在中學階段修讀過相關課程的學生中學畢業率為93%,而全美同期中學畢業率為80%。擁有2至3個職業與技術課程學分的高中畢業生中,約91%的人進入了大學。此外,相關研究還表明,該類課程提高了高危學生群體的畢業率,增加了弱勢群體和經濟困難學生群體的家庭收入。
報告進一步指出,2017年,美國公立中學學生選修的職業與技術課程總量中,STEM和STEM相關課程(包括健康科學,農業、食品和自然資源,信息技術)占其中的35%,成為職業與技術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在16個職業與技術課程大類中,排在前三位的職業與技術課程分別為藝術、視聽教學技術和通信、工商管理和健康科學。就各州和地區具體政策而言,哥倫比亞特區的中學有70%的職業與技術課程由STEM及相關課程組成,也是STEM課程占職業與技術課程比例最高的一個地區;其次為密蘇里州,占比為50%;排在第三位的是俄亥俄和阿肯色州,占比為49%。
中學階段修讀職業與技術課程有助于提升學生收入水平
2015年,美國大約有3000萬個工作崗位所提供的平均年薪在55000美元及以上,這些崗位并沒有要求應聘者必須具有學士及以上學位,他們所看重的就是應聘者的職業技能和社會實踐能力,這種技能需求導向也與報告中所完成的跟蹤調查結果相吻合。
首先,就雇用機會而言,2002年,公立中學十年級學生中,選修過兩門及以上職業與技術課程的學生到2012年,有72%的學生獲得了穩定的工作崗位,而未選修過兩門及以上職業與技術課程的學生,只有67%的學生獲得了穩定的工作。其次,就收入水平而言,同樣是這一群體的學生,前者到2012年所獲得的年平均收入為23950美元,而后者的年平均收入僅為20015美元,前者比后者高出約4000美元。另外,這一群體學生中,前者只有41%的人年收入低于20000美元,而后者卻高達45%。
2018年,美國約有600萬個勞動力崗位短缺,而中學階段開設職業與技術以及相關課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幫助美國解決“中級技能工”短缺的問題,對于維護國家競爭力也至關重要。相關政策也表明,鼓勵中學生選修一定數量的職業與技術課程已成為各州幫助學生拓寬職業發展路徑和就業渠道的一種重要形式,也是當前美國推進基礎教育發展戰略的重要抓手之一。(杜光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