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改革創新為主基調的“雙高計劃”,正在引領浙江職業教育未來的走向。這些“標桿”職業院校如何培養人才、如何重構專業、如何高質量發展,“雙高計劃”在浙江職業教育改革這盤大棋中如何落子?本報即日起推出“中職高水平學校建設”系列報道。本期刊發首篇——
實施“雙高計劃”,產教深度融合是發展主線,作為推進“雙高計劃”建設依循的核心路徑,在職業教育現代化進程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如何推進這一“雙高”建設的“頭號工程”?在浙江省,伴隨經濟的轉型升級,不少中職學校也悄然啟動了一場場圍繞產教融合的職業教育改革——
“高水平”融入區域產業經濟
師生馳援中芯集成電路制造(紹興)有限公司,為“中國芯”突破美國制裁封鎖貢獻一己之力;成立紹興微電子產教融合發展聯盟,助力集成電路“萬畝千億”產業平臺建設……過去的一年讓紹興市職業教育中心校長盛錫紅深有感觸:“經歷了抗疫之戰的洗禮,助力企業復工復產的陶煉之后,更明確了職業教育所應肩負的社會責任和民族擔當?!睂W校新校區地處浙江省集成電路“萬畝千億”產業核心區。在“雙高”建設期間,紹興職教中心的一大目標是將自身打造成微電子產業人才培養高地,全面助力“中國芯”建設。
產業是職業教育創新發展的重要依托和沃土。融入區域經濟發展也因此成為“雙高”建設校制定高質量發展建設舉措和推進創新實踐的行動指南。
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使永康五金企業面臨嚴峻考驗,同時也迎來了產業轉型升級的契機。在五金產業智能化改造提升的攻堅期,作為當地職教主力軍的永康市職業技術學校除了提供強大的技能人才支撐,更深度參與企業的制造方式轉型與關鍵核心技術攻堅。
而這樣的深度參與,得益于永康職技校一項極具創新意義的產教融合辦學模式——永康五金“包豪斯”工場訓練模式。工場不僅僅是一個“實訓工廠”,還是一個集新技術孵化、新產品研發、項目教學、技能鑒定等功能為一體的開放中心。學校對外承接了150余種高難度、高精度、不同規格的產品加工業務,同時依托3D工業產品設計中心和3D創客中心兩個服務窗口,承接五金研發類項目。
“‘雙高’建設更突出了職業教育創新發展的現代性、高端性、引領性?!庇揽德毤夹PiL王鐘寶告訴記者,“十四五”期間,學校將對標永康市打造“世界五金之都”的整體規劃,實現與本地產業的共融共生,為提升永康五金產業的智能制造能力和水平貢獻職教力量。
從松散聯結到實體嵌入
今年4月,寧波市職業技術教育中心學校與寧波市軌道交通集團運營分公司簽訂“校企黨建共同體”協議書,共建校企黨建共建驛站和校企志愿者合作驛站,探索“企業班主任”工作機制,同時聘任5位曾就讀于寧波職教中心的優秀員工為學校軌道專業第一批企業班主任。
這是寧波職教中心在校企合作中的又一大動作。10余年間,學校為寧波軌道交通行業輸送了500多名專業人才,這背后是中職、高職、企業三方協同育人模式的不斷探索。寧波職教中心副校長徐瑛介紹,學校踐行與合作企業六協同的育人模式,培養標準協同制定、課程資源協同開發、師資隊伍協同培育、實踐基地協同建設、企業文化協同融合、就業服務協同擔當,真正實現校企雙主體育人。
校企之間如何才能實現更高質量的合作育人、合作辦學、合作就業、合作發展?從學校主動出擊到校企“聯姻”,從融入到融通,浙江各“雙高”建設校緊緊抓住產業發展的脈搏,突破融合之困,與企業畫出“同心圓”。
杭州市西湖職業高級中學將一整幢大樓改造成四星級標準的酒店,去年年底酒店正式投入運營。學校與西湖文旅集團展開合作,引進開元酒店集團管理,實行“前店后?!睂嵱柲J剑蛲óa教融合“最后一公里”。
溫州市甌海職業中專集團學校攜手小微民營企業港華汽修,開設港華冠名班,創建崗位實戰中心,培養了一批批貨車維修相關技能人才,合作研發出20多項國家實用新型專利,伴隨港華汽修從一家年產值200多萬元的低、小、微企業一路發展為擁有10家分公司、產值過億元的貨車連鎖企業?!艾F在港華的很多中層骨干、廠長都是我們的學生?!碑T海職專汽修專業主任陳冬峰說,學校與企業同為辦學主體,涉及專業方向、培養目標等問題由企業把關,畢業生由企業優先挑選,充分保障企業利益,確保校企長期深度合作。
從開放辦學走向共建生態
5月7日,海寧市時尚產業產教融合聯盟成立大會在海寧召開。當天,海寧市職業高級中學與杭州職業技術學院、許村鎮人民政府、海寧市家用紡織品行業協會簽訂《關于共建“時尚產業學院”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擬將產業學院打造成政、行、企、校高度融合助推產業創新發展的新典范?!奥殬I學校只有以優質辦學資源和智力資源,參與實體化運作,把合作平臺提升到命運共同體的新層次,才能形成產教融合發展、同頻共振的良性循環生態圈。”海寧職高校長王小林說。
職業教育是開放型教育,其發展離不開內外部資源的共同施力、協同作用?;诖?,打破邊界、搭建平臺,建立利益共同體,推動校企合作由人或產品為紐帶轉向機制為紐帶,成了不少“雙高”建設校的共同遵循。
作為首批省示范性職教集團,嘉興市欣禾職業教育集團已擁有成員單位225家。為了將各方力量緊緊凝聚在一起,集團出臺了《集團中長期發展規劃(2017—2025)》,先后制定《產學研共同體建設與管理辦法》《協同創新中心建設與管理辦法(試行)》《跨企業培訓中心建設項目管理辦法(試行)》等一系列制度,為集團的規范化運作“保駕護航”。
紹興市旅游職教集團在成立之初就被定位為平等合作、市場化運作、互惠共贏的辦學聯合體、利益共同體。集團下設教學專門委員會、培訓專門委員會和創業就業專門委員會。教學工作委員會的主任單位是紹興市職教中心,培訓工作委員會的主任單位是紹興市旅游培訓中心,創業就業工作委員會的主任單位是紹興市旅游集團有限公司,彼此各有分工。
“過去,和職業院校聯系最多的是企業,成立職教集團后,行業、企業的各個部門、專家都和職業院校建立了緊密關系,全方位參與職業教育。”盛錫紅說。這樣的合作模式讓學校、企業、行業各方都嘗到了甜頭。近年來,職校旅游專業招生就業日趨火爆,集團平臺也促使企業人才脫穎而出。紹興市沈園景區宋亞娜榮獲第十屆“紹興十大杰出青年”稱號,并成為紹興市最年輕的勞動模范;魯迅故里講解員馮燁在全國紅色旅游導游員大賽中獲得第一名……(胡夢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