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對巴西教育產業和就業市場沖擊很大,失業率攀升至歷史新高,很多人面臨再就業難題。為了應對疫情,提升年輕群體就業人口的勞動技能,巴西加強校外培訓機構建設,發展學以致用的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體系。
巴西年輕人口比例偏高,長期以來,巴西政府十分重視年輕群體的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建設。在巴西公立教育體系里,職業技術教育占有重要地位,聯邦級別和州一級都設立了中等技術培訓級別的技術和職業學校網絡。
在公立教育體系外,多個私立培訓組織的網絡遍布全國,并結合私立技術學校和高等院校,通過盈利和部分政府補貼、基金會等多種資金渠道,形成了較強的私立技能開發網絡,解決了職業教育的實習問題,其中最主要的機構叫國家工業技能培訓服務中心(SENAI)。該中心以低廉甚至免費的方式,向社會提供有針對性、有實用價值的培訓課程。
據國家工業技能培訓服務中心里約熱內盧分中心職業培訓部門負責人艾德森·梅洛介紹,國家工業技能培訓服務中心于1942年成立,由巴西國家工業聯盟出資并統一管理,是政府和工業界合作,專門為工業界培訓技術工人的教育機構。
從創立之初到現在,國家工業技能培訓服務中心已累計培訓了超過7000萬巴西本土學員,并與全球40多個國家的機構建立了合作伙伴關系,在非洲、亞洲和拉丁美洲建立了十多個職業培訓中心,并開展了數十個技術合作項目。
國家工業技能培訓服務中心在聯邦和州一級都設立有服務機構,分別由全國委員會和地方委員會確定重大計劃和決策,具體的管理由全國性或地方辦事處負責。根據2020年底的統計數據,國家工業技能培訓服務中心在巴西已有超過1000家分支機構,提供1800門相關課程培訓,共涵蓋28個行業領域,業務范圍包括人力資源培訓、技術和技能服務、技術咨詢、應用研究、實驗室服務、信息技術等多個方面。
根據國家工業技能培訓服務中心發布的《2019-2023工業就業人口地圖》,巴西到2023年需要至少1050萬名合格的各領域技術工人,其中最為緊缺的是鋼鐵、民用建筑、物流保障和交通運輸等行業的勞動者。
在疫情期間,國家工業技能培訓服務中心更是加強了培訓課程的投放。2020年,該中心的新增注冊學生達到近40萬名,年輕人還是參加培訓課程的主體,16歲至23歲人群占學員總數的39.3%,24歲至31歲人群占26.1%。
艾德森·梅洛表示:“我們推出收費低廉甚至是免費的課程,是希望有助于提高勞動人口的職業技能水平,增加他們的就業機會,從而推動工業部門勞動生產力的整體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