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結束后還要回校上“最后一課”
學生們正在練習心肺復蘇
急救技能考試現場
“如果有一天,你不幸要與死神賽跑,你是否有能力冷靜應對正確自救?”這個問題,從今年開始,每一位從金華實驗中學畢業的學生,都要做出回答。
這是學校連續多年開設的應急救護培訓,從今年開始,每一位高三畢業生,不僅要培訓,還要考出紅十字救護員證。
這不僅是一本證書,更是學校送給畢業生的應急救援錦囊。
每位高三生都帶著三本證書畢業
金華實驗中學給學生做應急救援培訓,并不是第一次。
“之前有部分專業,比如學前教育,緊急救護課程不僅必修,還要考出相關證書。”學校負責人介紹,很多學生會干部、班干部都會自愿報名參加培訓,還有一些普通學生也來問,能不能參加培訓考試。
作為一所職業學校,培養學生的技能是第一要務,除了專業技能外,還包括了急救技能。早在一個多月前,非高考班的1000多名高三生已經通過培訓與考試。近日,參加完高考的272名考生,也結束了高中生涯的“最后一課”。
考慮到高三生忙著備考,學校特地將培訓放在考試結束后:“讓他們高考結束后再回校培訓,開始還擔心不樂意,沒想到一通知,報名非常踴躍。”
目前,大家都已經順利拿到紅十字救護員證。
“從今年開始,學校所有畢業生都會領到三本證書——畢業證、專業技能證和紅十字救護員證。”該校紅十會負責人曾輝介紹,從最初推廣到如今,學校已有3000多學生帶著這本“應急救護錦囊”畢業。
全校所有老師已通過培訓
2017年11月,培訓首期開班;2018年,曾輝、呂旭強、溫倩倩等三位老師獲得了由金華市紅十字會救護培訓中心頒發的救護師資證書,全校的培訓和考試都由他們三位老師負責。
學校里另外240多名老師,經他們培訓,也已經考出了紅十字救護員證。
“急救并不都是醫生的事,通過應急救護,可以在關鍵時刻為傷者抓住‘黃金4分鐘’的院前急救。”6月9日下午,呂旭強老師在給學生們講救護實操時,演示了成人心肺復蘇、外出血創傷和四肢骨折救治等操作要領,“做心肺復蘇包括判斷呼吸和意識、呼救、調整病人體位、胸外按壓、開放氣道、人工呼吸等八個方面……”
呂旭強介紹,每個學生都要學習救護理論與實操,心肺復蘇、創傷救護、氣道梗阻救護、常見突發急癥現場處理、燒燙傷等意外應急處理均有涉及。
學生們表示,剛開始聽起來有點復雜,但真正實操后,慢慢就掌握了要領。以后真的遇到突發狀況,至少不會手足無措,能夠胸有成竹地應對。
生命教育課為學生傳授救護錦囊
關于應急救護的生命教育,金華實驗中學取得了不少成績。
2017年,學校成立婺城區紅十字應急救護培訓基地;2018年,成立浙江省內首個VR生命教育體驗中心;2019年,添置自動體外除顫器(AED);2020年9月,該校紅十字會榮獲“浙江省突出貢獻紅十字基層組織”稱號。
金華實驗中學黨總支書記、校長俞秀玲介紹,學校開有特色的“紅十字生命教育課堂”,包含VR生命教育體驗課程、紅十字應急救護員證考核培訓、陽光生命教育校本課程、青春期健康知識講堂、青春期心理健康輔導等課程。
“生命教育是必需課,每個學生都要上。比如在省內首個VR生命教育體驗中心,學生戴上VR眼鏡,就會進入模擬的火災現場,在逼真的場景中學習滅火器的使用、緊急逃生的方法。”俞秀玲說,這樣的虛擬課,深受學生們喜愛,也切實提高了師生的生命安全意識與自救互救能力。
“讓每個畢業生學會基本的救護技能‘再出發’,這是學校送給學生們的暖心禮物。”俞秀玲說。(朱麗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