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紡織服裝職院圍繞專業群構建思政育人體系
浙江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推出“智慧黨建”二維碼,拿出手機掃一掃,黨建介紹、黨史文化、紡服微黨課回放、黨建活動通知等一一呈現,師生點點手機就能學習黨史、參與黨建。王國海 攝
“大一上學期,我就遞交了入黨申請書。成為一名黨員,是我大學階段孜孜以求的目標?!笔Y文杰是浙江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紡織學院”)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大二學生。他所在的班級,34人中有29人遞交了入黨申請書。近5年來,紡織學院學生申請入黨人數和人均志愿者時長均翻了一番,“思想政治素質好,專業技術能力強”是眾多企業對該學院學生的評價。
為落實好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紡織學院與寧波博洋家紡集團有限公司合作,在紡織專業群率先實施思想政治教育示范性試點工作,構建了思政課堂、通識課堂、專業課堂有機協同的“三課堂”全課程育人機制,思政教育與學生黨建、社會實踐、創新創業“三融合”的全方位育人范式,以及校企間內容接軌、導師接力、管理接續的雙元思政育人“三銜接”模式。圍繞專業群構建思政育人體系的實踐成果,先后獲得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紡織職業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寧波市高等教育教學突出成果一等獎。
思政課不是“孤島”
——“三聯三特”實現同頻共振
“大一新學期的入黨啟蒙課讓我印象深刻,在老師的鼓勵下,加上學長的榜樣作用,我對自己逐漸有了新的認識和更高的要求?!笔Y文杰回憶。
“學生的自信心是一切教育的基礎,進入大學就是重新開始的機會,高職學生的人生也能很出彩。”紡織學院黨委書記、副院長胡秋兒認為,入黨啟蒙課正是重塑學生自信心的契機,而作為育人的主陣地,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教學實踐中,胡秋兒發現思政課有時就像一座孤島,和專業課等其他各類課程之間協同融合明顯不足。為此,紡織學院提出構建“三課堂”有機協同機制,基于思政課堂、通識課堂、專業課堂的特點,在紡織專業群中實行“三聯三特”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綜合改革?!叭摗笔侵嘎摵辖虒W團隊、聯展教學內容、聯動教學方法,“三特”是指發揮三類課程特色,從面面俱到轉變為“專、精、深、新”。
“三聯三特”有效打破了三類課程各自為政的局面,實現了“1+1+1>3”的效應,“同上一堂課”活動就是其生動體現?!啊弦惶谜n’就是一節30分鐘的互動型短課,邀請專業教師和企業工匠共同授課?!焙飪航忉尩馈?
“同上一堂課”讓過去死氣沉沉的思政課變得不一樣了,學生們也愛上了思政課。那么,站在教師角度,這會不會增加上課的負擔?“我們學院以專業群為單位,給教師整理了一套思政要素庫?!奔徔棇W院現代紡織技術專業教師袁利華對此作出解答。
與“三聯三特”配套實施的是“專業+案例”的專業課建設,將56門專業課組合成10個課程組,梳理、編輯專業思政要素案例,目前要素庫中已有超過300個案例供教師們選用?!拔覀冊谝蠼處熯M行課程思政的同時,也要給他們提供工具?!焙飪河谩笆谥詽O”來比喻。
思政課不是“講大話”
——創新創業之中見真招
走在紡織學院,智能穿戴、激光藝術與圖案創作、拼布藝術等名目眾多的工作室門口都掛著一塊牌子——“匠藝經緯”黨員工作室。
“在社會實踐方面,學院采用‘思政基地+思政活動’的工作方法,先后建立了10個思政基地,配套實施‘七彩經緯’紡織校園文化工程,在基地中開設了15個‘匠藝經緯’工作室,推行‘新師徒制’,以習得技能為核心,以修煉品性為導向?!痹诩徔棇W院院長朱遠勝看來,過去的“第二課堂”思政教育存在重形式、輕內容的問題,學院將學生黨建、社會實踐、創新創業等“第二課堂”有機融合,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熱點、痛點問題。
紡織學院的工作室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學生和教師共同管理,學生不僅是項目參與者,還是領導者?!皬拇笠贿M校后參加社團,到后來進入工作室成為負責人,我對紡織品面料專業越來越熱愛。”紡織學院大三學生郭子寧說。
“專業課上,老師總是會從面料和染色技藝的歷史講起,大家聽得很認真。我國的紡織品歷史悠久、種類齊全,在全世界都是領先的,我們感覺很自豪?!苯涍^工作室兩年的實踐,郭子寧經歷了將親手編織的地毯、手機掛件、壁掛毯等作品轉化成商品的過程?!袄蠋熤v得最多的就是工匠精神和誠信經營。就像老師常說的,見得越多,聽得越多,越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奔磳厴I的郭子寧選擇繼續學習深造,班上跟她想法一樣的同學有十幾個。
思政課不留“空白”
——將課堂搬進企業車間
“在實習過程中,帶教老師一直在講,我們作為第三方檢測機構,誠實守信非常重要,這樣我們出具的報告才有可信度、信服力。”大三學生朱瑤婷目前在TUV南德意志集團寧波分公司的實驗室頂崗實習,她的工作是檢測服裝面料的成分。
“我原以為檢測工作是千篇一律的。但在工作中,帶教老師以身作則,教我們在多次實驗過程中沉下氣,去尋找高效率的方法?!敝飕庢弥饾u喜歡上了這種不斷突破的感覺,“我要好好努力,爭取畢業后留在這里”。
頂崗實習是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重要環節,也是開展學生思政實踐教育的重要載體。然而,由于實習周期長、學生遠離學校等原因,長期以來頂崗實習期間的學生思政教育存在一定空白。
“紡織專業群采用校企‘雙元制’模式,學院聯合企業開發專題式思政課程,在實踐教學中結合崗位要求融入思政要素,將課堂搬進工廠、車間?!必撠煂W生黨建和創新創業等實踐工作的教師王斌毅介紹,紡織學院還實行“雙導師制”,讓頂崗實習兼具技能習得和品性修煉功能。網絡平臺、流動支部和思政活動室“三位一體”,實現了思政教育“一個都不能少,一刻都不能?!?。
“我們理解的‘大思政課’,應當是學生出現在哪里,思政工作就延伸到哪里,全場景、全時域不留空白?!痹趨⒓訉幉ㄊ薪虒W成果獎評選答辯時,胡秋兒如是說。(王國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