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水利職院學生在校是創客能創新,畢業敢創造會創業——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背景下,高職創新創業教育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戰略舉措,也是推動高等職業教育邁向更高水平的內在要求。為了給每個學生提供出彩的機會和成才的平臺,筆者所在的山東水利職業學院自2012年開始,探索實施了獨具特色的創客教育模式,實現了學生在校是創客能創新,畢業敢創造會創業。
機電A182班學生彭建輝就是其中一員,在校期間他不僅榮獲了46項省級以上創新創業大賽獎項,同時還自主創業,創辦了自己的企業,成為軟件加密行業的一支新秀。和培養他一樣,在探索創客教育模式過程中,學校堅持以學生為本,統籌考慮學生能力養成和素質提升,以真正培養高素質的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為目標,形成了“四力四融”型的創客教育模式,包括了學生創造活躍力、創新行動力、創業意志力、創客成長力“四力”在內的目標體系,以及賽創融合、技創融合、訓創融合、思創融合“四融”在內的實踐路徑。
“四力”激活自信,每個學生都愿出彩
近年來,學校響應國家號召逐年擴大招生規模,雖然學生增量保證了,但是如何提升育人質量呢?經過長期調研發現,職業院校學生普遍存在不自信的問題,為此,學校從激活學生信心入手,以創客教育為主線,以“山水創客日”為載體,面向所有學生開展自信教育。
在注重堅持“面向人人、因材施教”的基礎上,學校針對不同學生側重培養其創造活躍力、創新行動力、創業意志力、創客成長力中的某個或某些能力,使每個學生都能夠通過創客教育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和發展路徑。同時,實施“創客+”育人模式,注重強化學生自信遷移能力,引導學生將“四力”遷移到專業學習、技能提升、能力養成等方方面面。經過多年探索,形成了“追求卓越、勇于探索、師生共創、服務賦能”的創客精神,營造了“人人是創客、人人是贏者、人人能出彩”的濃厚氛圍,實現了學生由學生向創客的身份轉變,以及由“要我出彩”向“我要出彩”的思想轉變。
“四融”搭建平臺,每個學生都能出彩
創客教育作為職業教育發展的新引擎,具有實踐性、跨界性、融合性等顯著特征。因此,在開展創客教育過程中,學校堅持賽創融合、技創融合、訓創融合、思創融合。一方面,充分調動全校各種力量、各個資源,形成協同推進創客教育的良好局面;另一方面,有力促進創客教育理念滲透到思政教育、技能大賽、實習實訓等各個方面。為此,學校實施了“創客空間+實踐體系”工程,將創新創業元素融入每個新建實訓室的規劃建設中,以校內實訓基地為依托建設的“山水創客夢工場”和“山水創合匯”先后入選山東省創客之家。
“我們的學生都是懷揣夢想而來,帶著成果離開,創客空間將全校的優質資源都匯聚起來,提供給學生,近兩年來,32個創業案例、56個培育項目在這里成功孵化。”實訓教師唐文文介紹說,學校從“創”字上下功夫,創新教學模式,打破傳統課堂結構,將課堂搬進來,為學生提供專業指導、思政教導、心理疏導等,同時,為檢驗創客教育的成效,還探索了學生創客星級認證體系,科學評價學生“四力”的獲得情況。
“品牌”走出國門,講好中國職教故事
今年10月份,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提出打造中國特色職業教育品牌,推動職業教育走出去。經過多年的探索與實踐,學校已經將創客教育打造成為特色品牌,這個“品牌”不僅僅體現在學校斬獲的各級創新創業教育獎項數量上,更多則是體現在通過創客教育培養的學生的質量上。
學校在打造“創客”教育品牌的過程中,既注重其廣度更注重其深度,先后立項省級及以上課題12項,強化職業教育的理論創新,總結職教特色的創客教育規律和模式。2019年,學校與馬來西亞城市大學簽署協議,合作共建中馬創客教育研究院,正式開啟特色創客教育的輸出之路,同時借助研究院這一平臺,學校創客在多個國際場合發聲,向世界各國講述創客教育的“山水”故事。近年來,學校還面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招收了多批電子商務專業留學生,促進創客教育“國際化”,并融入不同國家的創客理念、文化與模式,使創客教育更具“國際范”。
(作者柴換成 姜威 單位系山東水利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