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湯濤(徐想 攝)
1月7日,國新辦舉行《“十四五”職業技能培訓規劃》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湯濤在會上介紹,“十四五”時期,黨中央、國務院部署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健全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為職業技能培訓事業發展提供了根本保證。按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人社部、教育部、發展和改革委、財政部等部門研究編制了《“十四五”職業技能培訓規劃》(以下簡稱《規劃》),于2021年12月1日第157次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已于近日印發并公布。
湯濤介紹,《規劃》按照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要求,與《“十四五”就業促進規劃》相銜接,是我國首次編制國家級職業技能培訓五年專項規劃。
《規劃》明確“十四五”時期職業技能培訓工作的基本原則:堅持立德樹人、德技并修;堅持就業導向、提質擴容,提高工作能力;堅持共建共享、協同發力,推動培訓資源共建共享,形成工作合力;堅持市場引導、政府支持。
《規劃》提出到2025年要實現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更加完善、共建共享職業技能培訓體系更加健全、創新型、應用型、技能型人才隊伍不斷發展壯大、職業技能培訓服務更加有效等四個主要目標。具體目標是組織實施政府補貼性培訓達7500萬人次以上,其中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3000萬人次以上;新增取得職業資格證書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人員要達到4000萬人次以上,其中高技能人才要達到800萬人次以上;新增公共實訓基地200個。
《規劃》提出五方面重點任務:一是健全完善終身職業技能培訓體系。二是培訓的供給能力要提升。三是提高職業技能培訓質量。四是加強職業技能培訓標準化建設。五是完善技能人才的職業發展通道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