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玩產業學院、木玩產業創新服務平臺、木玩具制作技藝非遺傳承教學基地.....2021年8月,一個集“產、學、研、游、創”為一體的木玩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在云和職技校全面投入使用,11月被評為省職業院校實習實訓基地。截止到目前,學校僅接待前來基地開展木玩文化研學的人數就達4000多人。在云和職技校,一條產教融合、協同育人的創新特色新路徑正逐步走深走實。
職業教育是“落地”教育,中職學校的“根”在地方,特色在產業。只有真正融入地方產業發展,才能夯實發展的基礎。云和職技校的定位,始終是為云和縣域經濟發展而服務,學校的木制玩具設計與制作和軸承加工技術兩大支柱專業對接的就是云和兩大支柱產業。學校努力在“木玩+產業鏈創新服務產教融合基地”的建設和項目推進上創新,在“融”字上下功夫,尋找產業與教育兩種不同系統形態的結合點,構建“產教融合、資源共享、協同創新、服務當地、共贏發展”的教學平臺,推進政、產、學、研、用“五位一體”深度融合。
“創新服務綜合體在原來僅有學生實習實訓基地的基礎上,擴充了產業發展創新、技術研發、人才培養、行業服務、研學體驗等內容建設,能夠全面服務學校開展‘產、學、研、游、創’融合發展。”云和職技校產學研中心主任、木制玩具設計與制作專業負責人藍新章說,同時,創新服務綜合體內可開展木玩競技、研學實踐、學術交流等富有特色的國際交流活動,有力支撐學校打造全球木玩智造中心。“去年,首屆‘云和木玩游戲’趣味競技大賽在綜合體成功舉辦,接下來我們還將謀劃開展全球木玩游戲競技比賽。”
融合之要,關鍵在于踐行現代學徒制,撬動“學”與“用”。“近年來,學校全面實施‘百名大師結對千名高徒行動’,目前已有6名木玩、軸承等行業大師與36名學徒進行結對,大師參與授課、創新創業指導等活動。”藍新章介紹說,同時,開展校內外雙循環的學徒制,校內引入企業能工巧匠作為學習小組的共同師傅,校外在校、企、家長三方共同見證下建立師徒關系,拜師學藝,讓學生長期浸潤在“匠人”氛圍中。“一方面,我們和浙江工業大學、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等高校建立木玩產業創新研究院,另一方面,學校教師緊密融入到企業產品研發、技術改造之中,不斷推進本地木玩企業的技術創新不斷提升。”
截至目前,云和職技校五個專業已和23家企業建立學徒制,開展企業技改20余項和木玩新產品開發70余項,在木玩、電工、數控等專業上獲國家專利27項,發明專利1項。
如今,學校正以“木玩產業學院”為龍頭,全力構建“產教融合聯盟”,創建“文旅融合共同體”,這樣一種政企校共建共育新模式正在云和職技校落地開花。(葉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