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全國職業院校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建設方案》中把“建設協作共同體”作為創新團隊建設的一項重點任務。目前,創新團隊已分專業領域建立了53個協作共同體,圍繞團隊建設、人才培養、教學改革、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培訓考核等開展協同研修。本期職教周刊從協作共同體建設的理論視角和實踐視角各刊發一篇文章,希望給職業院校帶來啟迪,促進創新團隊建設整體水平提升。
2019年1月,國務院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提出“探索組建高水平、結構化教師教學創新團隊,教師分工協作進行模塊化教學”。2019年8月,教育部等四部門印發的《深化新時代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改革實施方案》中明確,“分年度、分批次、分專業遴選建設360個國家級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建立校企人員雙向交流協作共同體”。遴選建設創新團隊是國家職業教育教師隊伍建設的創舉,探索構建協作共同體,可以牽引創新團隊建設,帶動職教教師隊伍高質量發展。
創新團隊建設的動力引擎
要充分發揮國家級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的示范引領作用,建立互通互聯、協同合作的共同體,讓共同體內每個創新團隊都成為動力引擎是關鍵。
在共同體中,牽頭院校的作用無疑十分重要。一是牽頭院校要負責統籌協調、協同推進、聯合攻關課題;二是要負責共同體的組織運行、機制體制建設、章程制定、年度工作計劃擬定等;三是要能夠調動共同體活動所必需的資源。因此,牽頭院校必須具備責任意識、服務意識和合作意識。
首批國家級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共組建了19個協作共同體,第二批由于涉及的專業數量更多、學校層次更加復雜,組建了34個協作共同體。目前,已分兩批立項建設了364個國家級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組建協作共同體53個,立項課題389項,覆蓋30個省份,對服務地方經濟、推動產業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課題研究是共同體的牽引線
在共同體的組建過程中,課題研究是牽引線,也是重要載體。通過課題研究,共同體成員打破學科教學的傳統模式,探索模塊化教學模式和項目式教學、情景式教學、工作過程導向教學等新教法,形成一批共研共建成果。
創新團隊的課題研究不同于普通課題研究,它不是單純完成一項課題任務,而是通過課題研究來牽引創新團隊和共同體的建設,牽引教學改革。在課題設置方面,每個專業領域均設置一項重點課題、若干子課題和一般課題。重點課題包括創新團隊協作共同體建設、創新團隊建設的組織制度和運行機制、團隊協作的模塊化教學模式和方法等7個研究方向,子課題設置6個研究方向。
設置這些課題,目的就是由共同體中的牽頭院校,吸收共同體全體成員院校在這一方向的經驗做法,總結提煉出某一專業領域可復制、可應用、可推廣的經驗和成果。
共同體建設尚未形成合力
共同體在創新團隊建設過程中發揮了巨大作用,但調研發現還存在著以下不足。
一是牽頭院校“馬力”不夠。在共同體建設過程中,牽頭院校要發揮專業領域的優勢,協同行業內的頭部企業先行一步,帶動共同體全體成員共同進步、共享共贏。只有牽頭院校走得快、行得穩,才能讓成員院校佩服;只有牽頭院校扛重任、樂分享,才能讓成員院校信服。
二是團隊課題用戶黏度不足。共同體牽頭院校作為主課題承擔單位,要組織各成員院校共同參與研究,在落實1+X證書制度、教學改革創新、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等方面共同發現問題、剖析問題、提出解決方案,這樣才能發揮團隊課題設計的真正作用,把課題承擔單位緊密團結起來,共生共長。目前,團隊課題研究中還存在各自為政的現象,通過課題研究把共同體成員院校凝聚在一起形成合力的目標尚未實現。
三是團隊成員院校主動性不強。共同體成員院校是子課題和一般課題的承擔單位,也有少部分團隊沒能獲得立項課題,因此在建設過程中,認為自己的任務不重,有牽頭院校在前引領,自己只要跟著干就行,沒有發揮足夠的主觀能動性。其實,雖然共同體總體上由牽頭院校引領,但每個子課題和一般課題都代表了共同體的重要研究方向,每個成員院校在自己課題的研究方向上,應該承擔“尖刀”的作用,這樣才能全面成長,達到設計的初衷。
對于共同體建設的幾點建議
一要厘清關系。要厘清創新團隊、協作共同體、課題研究的關系。創新團隊指的是依托專業領域,各學校由15至20人組成的立項建設團隊,嚴格意義上講,只有通過驗收認定后才能稱之為國家級團隊。共同體是由同一領域立項建設創新團隊所在的學校共同組成,是學校與學校的協同,而不僅僅是團隊與團隊的協作。共同體內創新團隊間是通過課題關聯的,而創新團隊承擔課題的性質又決定了其所在學校在共同體中的角色和任務分工,比如承擔重點課題的創新團隊,其所在學校就是共同體的牽頭院校。
二要全員共建。第二批立項建設的創新團隊共有242個,課題研究項目212個,課題沒有像首批創新團隊一樣實現全覆蓋。因此,可以鼓勵各省、各校參照課題研究方向設置省級和校級項目。此外,6個子課題研究方向是該領域內所有團隊都要完成的工作,該領域內所有創新團隊全員都要參與共同體的創建。
三要形成階段成果。牽頭院校要聯合共同體內所有成員院校共同承擔重點課題的研究內容,各共同體子課題、一般課題需納入重點課題統一管理,根據研究任務聯合攻關。在項目建設過程中要留有痕跡,形成階段成果,由牽頭院校負責整理。比如共同體的開題會,所有共同體成員院校都要形成開題報告、任務分工、進度安排、工作機制、預期成果等材料。
四要主動出擊。創新團隊建設工作已進入提質賦能的攻堅期,要將創新團隊打造成一支服務于國家職業教育改革攻堅的“先鋒隊”,在職業教育改革戰中打頭陣、攻城拔寨、啃硬骨頭的隊伍,通過先行先試解決“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難題,應該說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共同體牽頭院校要積極思考、出謀劃策,在各項工作中提出建設性意見和建議,提供重要依據;要提高站位、主動出擊,在團隊建設、課題研究、基地培訓等工作中先想一步,把困難考慮充分,把對策思慮周全,確保各項工作如期開展。
五要加強宣傳。要用好現有的宣傳簡報陣地,規范、及時、高質量宣傳報道創新團隊建設進展、成效、案例、經驗等。各院校要運用新聞媒體、網絡平臺、學術期刊等渠道,廣泛宣傳創新團隊的創新做法、研究成果等,營造良好輿論氛圍,為國家級創新團隊的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作者 吳慧明 單位系深圳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