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廣東省圍繞教育部關于教師隊伍建設的各項決策部署,高度重視職業教育教師隊伍建設,出臺職業教育人才發展“十四五”規劃、“雙師型”隊伍建設意見等系列政策性文件,職業院校教師職前職后發展機制基本建立。
2021年,全省高職院校專任教師碩士及以上學歷占比達62.5%,“雙師”素質專任教師占比超過65%;中職學校“雙師”素質專任教師占比超過62%。
深入推進管理改革,激發教師內生動力
為了激發教師的內生動力,在堅持把師德師風作為第一標準的基礎之上,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完善“固定崗+流動崗”的教師資源配置新機制。實行職業院校教師編制動態管理、以周轉編制自主聘任兼職教師,設立產業教師(導師)等流動崗位,推進解決當前全省擴大高等職業教育招生規模所面臨的師資緊缺問題。
二是加強兼職教師管理。指導高職院校自主開展高層次技能型兼職教師認定,推動企業工程技術人員、高技能人才和職業院校教師雙向流動。2021年,高職兼職教師人數達到2.8萬人,兼職教師與專任教師人數比達1:1.7。
三是深化教師考核評價和教師職稱制度改革。落實高職院校教師職稱自主評審,自2017年起將職稱評審權下放到高職院校,高職院校自主評審、按崗評聘,制定中職教師職稱標準條件。
建強職教師資發展體系,著力提升教師素質能力
一是做強職教師資培養主渠道。將職業技術師范院校和專業納入我省“新師范”建設范疇,廣東技術師范大學開展本科層次職教師資培養,華南師范大學和廣東技術師范大學開展職業技術教育學相關專業學術型碩士和職教領域專業型教育碩士的研究生培養。“十三五”期間,本科和碩士層次職教師資培養規模逐年上升,共培養職教師范本科生6300名,職業教育領域專業型教育碩士1300名。
二是強化專業教師“雙師”素質。2021年,全省培訓中職學校教師8.18萬人,比2020年增加96.5%;全省培訓高職院校教師4.5萬人,比2020年增加40.6%。依托廣東技術師范大學成立省級中等職業學校教師發展中心,依托職業院校和大中型企業等共建的27個“雙師型”教師培訓基地、3個國家級教師企業實踐基地,保障職業院校教師專業發展。
三是加強職業教育領軍人才及創新團隊建設。組織實施國家和省級高層次人才支持計劃等項目,引育一批國家級職業教育教學名師和專業領軍人才。2021年,我省新增第二批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5支(職業院校2支)、第二批國家級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15支,2022年新遴選出職業教育“雙師型”省級名教師、名校長、名班主任工作室38個。
持續增加財政資金投入,提高職教師資保障水平
一是加大資金投入力度。省財政每年安排6億元專項資金,用于提升包括教師隊伍建設在內的職業教育整體質量。在培訓方面,2019年以來,中央財政、省財政每年投入省職教師資培訓經費5000余萬元,同時,全省啟動實施“新強師工程”,省財政每年安排5億元用于支持各類教師隊伍發展。
二是強化教師工資福利保障機制。對職業院校采取協議工資制、年薪制等方式給予高層次人才的分配收入總量實行單列核定,不納入績效工資總量。允許科研人員在崗創業或到企業等兼職,并按規定保證基本工資標準及晉升薪級工資。
下一步,我們將深入推進以“雙師”素質為導向的新教師準入制度改革,完善校企人員雙向交流協作機制,深化教師考核評價改革,為促進新時代職業教育改革發展提供有力師資保障。
(作者李璧亮 系廣東省教育廳副廳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