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山東省高度重視職業教育,深入實施職業院校教師素質提高計劃,著力造就一支師德高尚、技藝精湛、充滿活力的高素質“雙師型”教師隊伍。
打造品牌項目,構建職教教師培養培訓體系
山東省深入實施職業院校教師素質提高計劃,重點從6個方面加快構建培養培訓體系。
一是推進落實“五個一”重點任務,建設一批優質基地、培育一批品牌項目、制定一套管理制度、打造一支專家團隊、搭建一個管理平臺。
二是建立“省級統籌規劃、項目辦組織實施、視導組質量監控、系統支持保障”的銜接有序、運轉高效的“四保障”工作機制。
三是形成“項目研制、需求調研、年度規劃、申報評審、簽約付費、組織報名、運行實施、視導檢查、履約驗收、績效總結”“十步”工作流程。
四是建設一套初、中、高三個級別、涵蓋13個專業方向的中職學校教師專業技能分級培訓與考核標準。
五是培育一批名師名家。實施中職學校齊魯名師名校長建設工程,培養齊魯名校長41人、齊魯名師147人,有16名中高職院校教師入選國家有關人才項目,31個團隊入選國家級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
六是創新實施示范引領項目。依托15個“雙高計劃”建設單位建立“雙師型”職業教育師資培養培訓基地,引導37所優質高等職業院校對標國內高水平高職院校,培育一批“教練型”教學名師和專業群建設帶頭人。
聚焦課堂教學,提升教師教育教學能力
山東省緊緊抓牢課堂教學主陣地,圍繞教師教學能力建設,從3個方面推進。
一是加強教學能力培訓。每年開展新教師職業素養提升培訓、教育教學理論研修、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培訓等項目,幫助教師樹立現代職業教育理念、提高教學能力。
二是舉辦教學比賽。每年舉辦高校青年教師教學比賽、職業院校教師教學能力大賽,以賽促訓。去年,在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教學能力比賽獲獎29項,居全國第二位。
三是強化教學研究。立項省級職業教育教改項目518個,2018年46項職業教育教學成果榮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其中平度市職業中等專業學校獲得特等獎,是我國中等職業教育領域首個教學成果特等獎。
強化企業實踐,提高教師專業技能水平
我們堅持把“真操實練”作為提高教師專業技能的有效路徑,讓其真正成為技術能手、能工巧匠。
一是搭建實踐平臺。認定了125組“山東省校企一體化合作辦學示范院校和企業”,通過設立教師企業實踐流動站、訪問工程師、企業科研服務等方式,組織教師到企業深度實踐。
二是引導校企人員雙向流動。企業人員到職業院校兼職納入企業業績考核,職業院校教師在企業實踐作為職稱評聘重要依據。
三是培育青年技能人才。實施山東省職業教育青年技能名師培養計劃,每年遴選100名青年教師進行重點培養,提高青年教師技能水平。
加強管理改革,激發教師隊伍內生活力
一是下放院校用人自主權。明確職業院校自主組織教師公開招聘,對技能大賽獲獎人員適當放寬工作經歷限制,對業界優秀人才可采取直接考察的方式進行招聘,并明確學校20%的編制員額可自主招聘兼職教師。
二是深化職稱評聘改革。在高等職業院校實行職稱自主評聘,規范評聘程序,完善評價標準,克服“五唯”等傾向;在中職學校,將正高級教師職稱評審權下放至設區市,完善了職稱評審標準。
三是搞活績效工資分配,明確獎勵性績效工資實際分配總量在績效工資總量中占比一般不低于70%;明確公辦職業院校績效工資水平最高可達到所在行政區域事業單位績效工資基準線的5倍等。
四是強化培訓經費保障,落實中等職業學校按照年度公用經費預算總額的5%用于教師培訓,明確高職院校按照教師工資總額的1.5%安排教師發展經費的要求,保障教師專業發展。
下一步,我省將全面落實教育部職業教育教師隊伍能力提升行動方案,重點在職教師資培養、雙師素質提升、教師管理改革等三方面做好工作。
(作者孫曉筠 系山東省教育廳副廳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