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高質量的教師,才有高質量的教育。近年來,浙江省以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建設為重要抓手,大力加強職業院校教師隊伍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
2022年4月,我省職教教師隊伍建設工作做法和6個國家級職業教育教師創新團隊建設做法入圍教育部典型案例。我們的主要做法是:
明確責任分工,構建團隊建設組織體系
我們建立了省教育廳為主導、設區市教育局協同配合、職業院校為主體的職業院校教師創新團隊建設組織體系,構建省—市—校分級管理、分級建設、分類發展的建設體制。
目前,浙江省已經建設了職業院校教師教學創新團隊606支,其中國家級團隊31支、省級團隊50支、市級團隊154支、校級團隊371支,團隊成員6000余人,覆蓋全省所有高職院校和40%左右的中職學校,初步構建了以國家級團隊為龍頭、省級團隊為骨干、市級校級團隊為主體的分層分類、專業(群)全覆蓋、體系完整的職業教師團隊建設體系,為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提供了強有力的師資支撐。
加大政策支持,織密團隊建設保障體系
省教育廳把職業院校教師創新團隊建設工作成效作為國家、省“雙高”建設和職業教育教學成果獎等項目的重要評價因素,引導職業院校向創新團隊建設配置優質資源。
我們借鑒國家做法,設立省級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建設研究課題,支持50個省級團隊開展教育教學改革研究和實踐。加強建設經費支持,2022年全省安排500多萬元專項經費支持國家級團隊和省級團隊,各地和職業院校相應安排配套經費,用于課題研究、研討培訓、資源開發、校企合作等團隊建設工作。優化對團隊教師的激勵措施,將教師參加團隊并取得成果情況作為考核評價和職稱晉升的重要依據,激發職業院校特別是創新團隊參與社會服務的積極性。
推進機制重塑,打造團隊建設創新體系
為貫徹協同發展理念,浙江省緊扣中高職一體化課程改革,搭建中職教師和高職教師一體化建設和交流平臺,建設50個中高職一體化發展省級示范團隊,推動中高職教學創新團隊資源共建共享,推進中高職人才培養科學有效銜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為加強職業院校創新團隊協作共同體建設,根據教育部統一安排,我省2批31支國家級創新團隊參與了20個專業協作共同體建設,其中金華職業技術學院等6所院校的8支團隊作為協作共同體牽頭單位,立項30項課題,明確任務分工,合作開展項目研究。
立足一流標準,筑牢團隊建設質量體系
依托浙江省職業教育教師培訓中心,我們搭建交流學習平臺,組織開展國家級創新團隊建設典型經驗交流會,推進金華職業技術學院、浙江金融職業學院、杭州職業技術學院等一批高水平職業院校教學課程體系、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塊化教學模式等團隊開發資源的共建共享,11個職業教育集團(聯盟)入圍全國第二批示范性職業教育集團(聯盟),10個示范性虛擬仿真實訓基地獲批國家級基地。
我省開展分層分類培訓,政府、學校及企業深度合作,為團隊負責人、骨干成員量身定制培養方案,全面提升團隊各梯隊層級成員能力水平。全省有4支高職院校教師創新團隊入圍國家和省級黃大年式教師團隊。
我們還強化建設質量評估,以績效和成果為導向,堅持過程評價與結果評價相結合,建立期中評估和期末驗收等制度,加強團隊建設的過程管理,通過專家評估和第三方評估,實行動態調整機制。建設經費分配與建設成效掛鉤,2022年對6個入圍教育部典型案例的國家級教師創新團隊給予重點激勵,深層激活團隊潛能。
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加強統籌、集中資源推進全省職業院校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建設,實施職業院校教師素質提高計劃,研究制定“雙師型”教師建設標準,建設好職業院校教師企業實踐基地,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質“雙師型”教師隊伍,為職業教育現代化建設提供有力的師資保障。
(作者湯筱疏 系浙江省教育廳副廳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