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數學”作為高職院校財經商貿大類專業的公共基礎課,要滿足學生技能生成對過程性知識教學的需求,就不能僅按照學科知識邏輯起點編排課程體系。由此,浙江商業職業技術學院深入研究類型教育的本質要求、內在規律和階段特征,從學生職業技能生成的視角出發,找到課程改革的切入點,“破點成面”,探索實踐“經濟數學”課程建設新模式,取得顯著成效。
“破而后立”重塑課程建設理念
1.課程建設的系統觀 高職教育始終將人才培養的邏輯起點置于真實的職業情境中,因此,高職數學課程建設系統的目標是為專業技能的培養提供基礎性服務。
浙江商業職業技術學院打破原有的數學課程壁壘,將數學課程與專業相關的知識點進行整合,將數學知識應用于專業實踐,形成一個與職業崗位(群)相關的知識體系,強化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應用能力和實踐能力,從而促進專業技能的生成。從2003年起,陳笑緣教授領銜的課程建設團隊開始以“面向專業、突出應用能力培養”為理念進行課程改革的探索與實踐。“經濟數學”于2008年被評為“國家精品課程”,于2013年入選“國家首批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建設名單;《面向專業、突出應用能力培養的高職數學課程改革與實踐》獲第六屆國家教學成果獎二等獎;陳笑緣主編的《經濟數學》(第三版)獲首屆全國教材建設獎二等獎。2022年,學校根據“以學生發展為中心,面向專業、突出應用能力和價值觀培養”的思路,由呂杰林主持開展數字化課程資源建設。通過積極探索“育人”“育才”有機統一的實現途徑,成功入選“2022年職業教育國家在線精品課程”建設名單。
2.課程建設體系的突破點 在微觀上眾多影響課程改革系統發展的因素中,知識點的選擇、編排順序和組織方式決定了課程的內容和結構,并指導實踐形成技能,因此,知識點的質變成為推動課程改革的突破點。
浙江商業職業技術學院“經濟數學”課程建設團隊緊緊圍繞“數學教學與專業人才培養有機融合”的要求,將經濟數學分割成119個獨立知識點,充分挖掘專業課程案例,實現內容、技能的交叉融合,形成教學資源,并制作成教學視頻供師生使用,突出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與創新思維能力,引導學生樹立專業核心價值理念。
3.“破點成面”的課程設計理念 知識點整合形成的課程結構是數學課程改革的關鍵所在。從系統論的方法論出發,高職數學課程建設系統內容結構不是簡單地疊加形成,而是通過不斷吸取相關學科的優秀成果,不斷增加知識量,最終整合形成職業技能的。
浙江商業職業技術學院“經濟數學”課程建設團隊根據不同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將教學內容進行“模塊化”設計,分為公共基礎(一元微積分)、專業應用(二元微積分、線性代數、概率統計)、能力拓展(數學實驗)三個模塊,為財經商貿大類各專業不同生源的學生提供“分層次”學習內容,滿足學生的專業學習與個性化學習需求。同時,課程建設團隊通過財經商貿大類專業課程的“過濾網”從各個模塊中的數學知識點里篩選出與職業相關的內容,將數學學科知識和專業知識相融合,生成具有專業技能特征的“知識面”。
“破點成面”的課程建設模式
知識點的整合形成課程結構,就數學知識點與專業技能知識點的融合關系來說,會形成學科體系、能力體系、建構體系三種可能結構。其中,學科體系結構以數學學科為主要內容,職業技能知識只是數學知識的一種應用;能力體系結構以職業能力知識為主要內容,數學只是提供工具性的“附屬品”;建構體系結構由職業規劃出發,在數學課程內容中落實“必需、夠用”原則,與職業能力相輔相成,不斷交叉成長。學科體系和能力體系是知識點的線性疊加,無法構成耗散結構;建構體系滿足耗散結構理論,知識點之間形成耦合關系,共同構成一個網狀的“知識面”,融合成所需的全部知識。
“經濟數學”課程建設團隊秉持“數學與專業融合、素養與應用并重”的理念,面向專業開發數學建模案例,通過“案例驅動”教學,突出數學應用能力的培養,實現數學與專業的深度融合。同時,用數字思維重構課程建設,以知識點和能力點為教學粒度,開發每個知識點的微課、課件等顆粒化資源,適應人才培養方式轉型的需求。
“經濟數學”課程建設的成效
經過多年的探索與實踐,“經濟數學”課程建設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1.創新課程目標:注重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邏輯起點,實現數學與專業的深度融合 “經濟數學”課程的建設目標服務于學生專業技能的生成,學校按照“數學與專業融合、素養與應用并重”的理念重新修訂“經濟數學”課程的知識目標、能力目標、素質目標三維目標,實現數學與專業的深度融合。
其中,知識目標是培養學生掌握專業學習與職業崗位所必需的微積分、線性代數及其應用、概率統計初步、數學實驗與建立模型等基礎知識與基本方法;能力目標是將數學知識點與專業知識點相互融合,開發面向專業的數學教學案例,通過案例教學引導學生計算技能、數學軟件應用技能和數據處理技能的提升,培養學生用數學知識與方法分析經濟現象與解決經濟問題的能力;素質目標是面向專業充分挖掘有關數學建模案例并提煉思政元素,全方位、全過程融入課程教學,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2.創新建設路徑:用數字思維重構課程建設,適應人才培養方式轉型的需求 課程建設團隊緊緊圍繞“以學生發展為中心,面向專業、突出應用能力和價值觀培養”的思路進行數字化課程資源建設,已經完成435項在線學習資源(視頻資源、課件、拓展資源)以及1078道測試題的建設。資源覆蓋所有章節,可滿足不同院校師生的教學與學習需求。截至目前,“經濟數學”數字資源已在“浙江省高等學校在線開放課程共享平臺”運行14期次,累計選課67436人次。
3.創新教學模式:實踐“BOPPPS-I”混合式教學法,實現“育人”“育才”的有機統一 “經濟數學”課程建設團隊充分利用專業案例等資源,組織教師開展BOPPPS教學模式改革,利用動畫演示創設教學情境、面向專業挖掘課程思政元素,及時監測學生學習情況,全面提高教學質量。來自省內外9所學校的共計53名教師也選用本課程資源開展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反饋良好。省內外30多所兄弟院校來訪交流,團隊成員多次受邀到全國各地介紹課程改革經驗,得到與會者一致好評。
未來,“經濟數學”課程建設團隊將繼續探索數學知識點的選取方式和聯結方式的改革,與相對應的專業課程進行內容、技能的交叉融合,按照“共建共享”原則讓數學課程建設系統成為真正的耗散結構系統。(呂杰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