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溫州職業技術學院始終將畢業生就業工作擺在突出位置,實施“招生—培養—就業”聯動改革,通過構建就業“三個一體化”協同工作機制,促進畢業生更充分、更高質量就業,畢業生就業率連續17年超98%,畢業生留溫率長期保持在60%以上,畢業生培養質量、就業競爭力、薪酬水平、畢業生滿意度、企業用人滿意度等多項指標位居全省高職院校前列。
著眼就業大市場 抓好產業專業就業一體化對接
辦學對接地方。立足區域產業發展,打造“東西南北中”分布式辦學布局,南面與瑞安市政府聯辦瑞安學院,打造了市域產教聯合共同體;西面與甌海區政府聯辦溫州設計學院,打造了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北面與永嘉縣政府聯辦永嘉學院,打造了中高職銜接共同體;東面與溫州市經信局聯辦企業綜合服務平臺,打造了產教數字共同體;中心高教園區校區圍繞產業鏈建綜合體,打造了科教融匯共同體,賦能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專業對接產業。學校立足溫州“5+5+N”產業結構,系統規劃專業布局,實施“建新、汰舊、扶強”齊抓,新增專業10個,撤銷調整傳統專業13個,形成了與區域產業結構相匹配的專業集群。依托傳統鞋服產業轉型升級,建成全國一流鞋服專業,配備教學名師2人;圍繞新能源產業崛起,增設新能源汽車技術、新能源裝備技術等專業;緊扣浙江省數字經濟創新提質“一號發展工程”,設置大數據技術、工業互聯網應用等專業,服務數字經濟等新興產業發展。招生對接市場。探索中高職一體化辦學,實現與溫州市職業中等專業學校、溫州市甌海職業中專集團學校、紹興市柯橋區職業教育中心等中職學校對接,提升技能人才就業競爭力,為區域社會輸送大批高素質本土人才。
著眼高質量就業 抓好產學研創用一體化培養
產學結合,技能保障就業。大力開展校企專業共建、課程共融、教材共編、基地共享、師資共聘,目前已與相關行業、企業共建華為光網絡學院、中國聯通5G+產業學院、安恒信息安全學院、瑞立產業學院等10個產業學院,推動頂崗實習、訂單培養、現代學徒制向產業學院合作遞進,實現學生與企業、社會的無縫接軌。產學研結合,研發提升就業。深入對接浙江三大科創高地建設,堅持立地式研發,牽頭成立全國高職院校應用技術服務聯盟、長三角高職院校應用技術協同創新聯盟,通過打造科教融匯共同體,每個科研平臺至少對接一個學生團隊,以科研賦能教學。在科研平臺帶動下,學校作為牽頭單位獲浙江省科技進步一等獎,連續4年居全國高職院校發明專利授權數排行榜榜首,科技成果轉讓數居全國所有高校第61位,每年為企業解決難題600余項。產學研創用結合,創業帶動就業。堅持以新技術為導向,以智能化、信息化、數字化項目為載體,探索出“師研生隨、師導生轉、師導生創、師生共創”的培養方式,帶動學生基于產業和專業開展創新創業,依托眾創空間進行項目孵化,近3年,孵化80余家具有較高科技含量的學生創新創業型企業,在孵學生項目100余個,年營業額1200余萬元。
著眼增強發展后勁 抓好就業前中后一體化服務
強化責任落實,完善就業工作機制。深入落實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一把手”工程,開展“書記校長訪企拓崗”專項行動,構建學校、學院、專業三級就業責任制,將就業工作與二級學院領導班子考核、工作經費、專業結構調整等掛鉤,推動就業工作各項任務落細落實。強化挖潛拓崗,加大崗位資源供給。搭建線上線下就業推薦體系,加強與溫州人才中心、技能人才市場等相關部門的聯系,常態化開展線下大型招聘會、優企校招專場活動、行業專業專場招聘活動;持續完善“互聯網+就業”就業服務平臺,以智慧就業系統、微信公眾號、微信群、QQ群等線上平臺,不間斷向畢業生推送招聘信息、網絡招聘會、空中宣講會、線上直播帶崗等活動。截至目前,學校為2023屆畢業生提供就業崗位55000多個。強化幫扶指導,促進學生順利就業。盤活專業教師、企業導師和校友資源通過線上、線下主題班會、專題講座等形式,深刻分析當前就業形勢、人才政策;深化升學指導,開展專題會議、意向排摸、報考講座、經驗交流會等,助力學生實現升學夢;開展畢業生就業情況排查,依托畢業設計指導教師、班主任、輔導員等力量,加大對重點群體和就業困難群體的幫扶,確保就業路上“一個都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