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國務院在《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中明確提出“要加快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探索聯合培養高層次應用型人才”,各地逐步加快中高職人才貫通培養等長學制的改革。但在這一過程中,普遍存在人才培養目標模糊、目標銜接不緊密、課程內容重復、管理機制不暢等問題,影響人才培養質量。
浙江溫州發揚“敢為人先”的溫州精神,創新開展“一地式”“附屬校式”“中高企一體化”等貫通培養模式探索。目前,當地高職院校聯合中職學校立項建設26個“中高職一體化”共同體,編寫18套“中高職一體化”地方特色教材,立項6個市級“中高職一體化”教師教學創新團隊,中本一體化、中高職一體化等長學制專業招生比例預計達45%以上,逐步破解職業學校長學制改革過程中的難題,有效促進職校學生技能與學歷雙提升,增強了當地職業教育的適應性。
傳統“3+2”中高職連續培養模式容易出現人才培養目標不銜接、教學計劃不銜接、教材選擇和使用不銜接等問題,溫州職業技術學院與永嘉縣人民政府共建的永嘉學院,在全國首創中高職“一地式”新型職業院校,實現中高職無縫銜接。
據溫州市教育局職成教處副處長侯伯念介紹,“一地式”是指中職學校和高職院校在同一個校園內辦學,“可以有效避開中職和高職階段因異地校區導致的人才培養過程分離,讓中職學校充分共享高職院校的實訓條件、高水平師資,還能實施全過程育人管理、一體化培養實施、‘青藍幫帶’技能提升等,切實提高長學制人才培養質量。”
永嘉學院采用“1+3+1”的5年制中高職一體化模式。在這5年里,學院統一培養目標,對應專業建立了中高職一體化教研大組,共同設計中高職一體化5年制人才培養方案;統領生涯規劃,對學生入學初(高一階段)、企業實習前后、中高轉段前開展跟蹤式指導;統籌技能培養,在實訓硬件建設、實訓室設計與課程安排上實現遞進式、梯度化發展,循序漸進引導學生從基礎技能到高級技術的逐步學習和掌握;統攬育人載體,遵循年齡跨度5歲以上青少年學生成長規律,設計了分階段、全學程的思政教育計劃,實行雙導師制;統建評價體系,主動邀請企業參與人才培養全過程,形成企業、中職、高職三方評價主體,設計了初中畢業生專業錄取職業傾向測試、企業實習成果檢驗、中高升學轉段選拔等評價制度等。“辦學以來,永嘉畢業生就業率、‘留永率’為100%。”學院院長林香港說。
“附屬校式”貫通模式是將中職學校作為優質高職院校的附屬學校,構建高職和中職緊密型共同體的關系,破解“3+2”模式當中因為不同辦學主體導致的人才培養分離問題。
“附屬校式”促進附屬中職與高職院校聯動設置專業——高職院校有什么專業,附屬中職也必然要與之對齊。在此基礎上,中高職課程銜接起來,附屬中職學校與高職院校共同制定培養目標,避免因為中高職各自分家、各自培養導致出現課程重復或者課程缺失等問題。
溫州職業技術學院與甌海職業中專通過附屬學校形式建立緊密型共同體關系,推動附屬中職與高職院校聯動設置專業、共商培養方案、共研專業教學、共編專業教材、共做課題研究、共培學生技能。在附屬學校的建設過程中,高職院校教師帶領中職教師一起做課題研究,高職院校的教師直接到附屬學校執教,幫助附屬學校做好教師專業發展。據了解,溫州市教育局年內計劃建10所左右的高職附屬中職學校。
溫州民營經濟發達,創造了“溫州模式”。依托這一優勢,溫州市開展“中高企‘三位一體’式”貫通培養,鼓勵高職、中職、企業三方共同舉辦長學制專業。學校根據企業對技能人才職業素養需求制訂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企業深度參與技能教學、專業教材編寫等教學過程,還將安排一定數量的工位供學生實習實訓使用,并給學生配備實訓技能導師。
浙江安防職業技術學院與樂清職業中專、浙江云谷數據有限公司共同舉辦云谷大數據班,溫州職業技術學院與甌海職業中專、森馬集團共同舉辦的甌海服裝設計與制作專業都是這種模式的典型代表。甌海區是中國五大眼鏡制造中心之一,近年來甌海職專利用當地產業資源率先在國內中等職業學校開設了眼鏡設計與工藝專業,并與區域內相關企業開展深度校企合作,共同打造生產型實訓基地。學校還邀請行業龍頭企業參與教材編寫和課程建設,出版了10本涵蓋大部分課程的正式教材。為了進一步提升教學質量,學校聘請了香港設計師梁孝邦、“浙江工匠”的張森和魏恒杰等技能大師來校授課,讓學生親身感受工匠精神,潛心提升專業技能。
學校黨委書記及校長劉勝早表示,學校持續與企業開展深度合作,打造了集生產、學習、研發、創業、營銷于一體的產教融合體系,精準地為當地產業群輸送實踐能力強、專業技術扎實的技術技能人才。學生反映,在企業實習期間,對市場需求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并計劃將所學知識應用于自家眼鏡店的設計和運營中。
據侯伯念介紹,溫州市教育局還將出臺《溫州市中等職業教育專業評估辦法》,全面開展專業動態調整,分專業大類建立以高職專業帶頭人為主導的市級職業教育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實行中職學校專業發展評估制度。
記者了解到,預計到今年9月,溫州將有8個縣(市、區)建成高校校區或特色學院。接下來,溫州市將持續深化長學制人才培養改革,有序擴大中高職一體化、中本一體化等培養模式,目標是到2027年全市長學制人才培養要達到中職招生人數的60%以上,持續為當地產業轉型提供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記者 李 鵬 | 通訊員 陳華明 夏雯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