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是技師學院人才培養主陣地,也是學校高質量發展成果輸出的核心載體。”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的浙江建設技師學院院長毛文娟介紹,該校自2016年參與人社部第三批工學一體化課程教學改革以來,創新提出以“T”型思維為核心的教改模式,并將工學一體化教學改革提升到一流技師學院內涵建設的戰略地位,取得了良好成效。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二屆職業技能大賽中,學院的12位選手代表浙江省和住建行業參與8個項目的角逐,共取得1金1銀2銅6優勝的優異成績,7位選手進入第47屆世界技能大賽國家集訓隊,再一次展示了浙江建設技師學院深厚的辦學底蘊和特色育人成效。
“T”型目標思維:“—”是德技并修,“丨”是技藝精湛
近日,浙江省一流技師學院工學一體化技能人才培養模式推進會暨浙江省技工院校省級精品課程公開示范課觀摩活動在浙江建設技師學院舉行。來自浙江省10所一流技師學院建設單位和9所培育單位的校級領導與教學部門負責人參加了此次活動。
公開示范課上,浙江建設技師學院工學一體化課程開發團隊負責人曹軍從團隊組建、任務設計、教學設計和課堂實施四個方面向與會嘉賓介紹了學院工學一體化優質課堂建設的主要路徑和成果,收獲了來自杭州技師學院、寧波技師學院和浙江省機電技師學院的工學一體化專家教師的點贊。“本次公開課活動生動再現了專業特色鮮明的典型工學一體化課堂。浙江建設技師學院從課堂實施入手,真正打通了工學一體化技能人才培養模式全面實施的‘最后一公里’。”參加活動的專家表示。
工學一體化作為高技能人才培養模式,其改革的底層邏輯是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為此,浙江建設技師學院在啟動教學改革之前,專門舉行了有關“培養什么人”的全校教研大討論。
毛文娟認為,從育人目標維度看,工學一體化教學的“工”與“學”是相交互通關系。人社部發布的《推進技工院校工學一體化技能人才培養模式實施方案》中有關“德技并修、技藝精湛的技能勞動者和能工巧匠”的論述,鮮明表達了國家技能人才培養意識范疇的“T”型思維導向,其中“德技并修”即“—”,意味著“學的基礎要寬厚廣博”;“技藝精湛”即“丨”,意味著“工的特長要專一精深”。
基于“T”型目標思維的內涵解讀,浙江建設技師學院從高端崗位群人才需求出發,進一步厘清了“既有扎實職業技能、又有較強就業能力的高素質技能人才”的培養規格要求,并確定了“將思政元素、通用能力、競賽標準融入工學一體化人才培養方案”的價值導向。“就業是最基本的民生,我們要按照新時代德技并修、五育并舉的培養要求,努力實現思政教育、工匠精神、勞動教育與知識傳授、技能培養融合統一,充分提高學生就業能力和綜合職業素質。”毛文娟說。
“T”型策略思維:“—”是國標為梁,“丨”是校本為柱
不久前,在浙江建設技師學院校園北側入口,一群21級建筑施工專業高級工班的學生們頭戴安全帽,在工學一體化教師的引導下分組有序地進行現場踏勘。持藍圖、踏現場、測數據、標地物,學生們各司其職、有條不紊,學習熱情高漲……這是學生們在完成“獲取信息環節--擬建傳達室現場踏勘”任務。
以真實工作任務為課堂教學內容,這次現場踏勘是浙江建設技師學院工學一體化教學改革的一個縮影。
“技工院校學生的學情非常多元,如果課堂無法落地,再優質的課程都是形式主義。”“現場踏勘”課堂主講教師周老師對此深有感觸,“課堂與課程的關系如同建筑領域中骨架和石膏板的關系,骨架一旦偏離,整體的尺寸、曲直均無法修正。因此,若想打造高度契合學生學情的課程,就必須先打磨課堂,一旦課堂的教學內容與形式成熟了,課程也就應運而生了。”
為打造高度契合學生學情的課程,浙江建設技師學院堅持國標為梁、校本為柱的理念,推進工學一體化改革的“校本轉化”。“自2023年以來,為高質量推進技工院校工學一體化改革,人社部先后出臺了《技工院校工學一體化課堂、課程、專業、院校建設標準》《技工院校工學一體化教師培訓標準》等文件。基于國家標準,學院出臺了《工學一體化課程實施方案》等行動方案,對原有教育教學管理、考核等系列制度進行了系統修訂和匯編,尤其是對二級學院教學管理制度和教師考核評價制度進行了修訂,確保學校治理生態系統與工學一體化改革理念的耦合。”該校副院長張國華介紹。
以制度規范為綱要,學院又進一步構建了分階推進、持續發展的“1+3+N”工學一體化專業建設布局。即以建筑施工專業為主干,發揮省級高水平專業群的核心專業在學校工學一體化教學改革行動中的標桿示范作用;以工程造價、電梯工程技術和建筑裝飾三大專業為支撐,持續推動學校省級品牌專業在工學一體化教學改革領域的區域影響力;最終輻射學校建筑設備安裝、園林技術、物聯網應用技術等其他多個專業,實現工學一體化專業全覆蓋。截至目前,浙江建設技師學院已建成40余個工學一體化優質課堂、6門工學一體化優質課程,其中4門課程獲評省級精品課程。該校電梯工程技術、建筑施工、工程造價、建筑裝飾等全國技工院校工學一體化建設專業均已實施工作過程導向、學生自主學習的行動導向的課堂教學。
“T”型實踐思維:“—”是產教融合,“丨”是學生中心
從內涵建設維度考量,浙江建設技師學院將工學一體化改革作為一項系統工程實施,提出“產教融合、學生中心”的T型實踐思維。產教融合,即打破人才培養各要素間的壁壘,形成“產教資源融合、產教文化融合、產教管理融合”的良性保障格局;學生中心,即貫徹以學生為中心、以能力為本位的教學理念,所有要素融合都要立足學生視角、尊重學生主體、保障學生需求。
浙江建設技師學院不斷加深與行業龍頭企業、新興科技企業、有遠見卓識企業家的成長型企業“三類企業”的合作,構建區域性校企合作命運共同體。通過產教融合“點線面”牽引,實現專業建設與產業發展“同頻共振”,以優質企業的人才、資本、技術、平臺為專業發展賦能,再造建筑專業建設新優勢,鞏固建筑技工教育優勢地位,促進學生實現高質量就業。近年來,學校聚焦建筑產業核心領域、建筑服務業領域、建筑科技關鍵技術支撐領域,先后與浙江省一建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綠城集團等20余家建筑業與房地產業頭部企業合作建立校外產教融合實習實訓基地,全面提升專業實習實訓條件和水平。
“T”型思維引領教改破題,浙江建設技師學院的工學一體化改革走出了“建設”范式,在提升高技能人才培養水平,為技工教育高質量發展聚勢賦能方面作出了積極貢獻。為此,該校成功入選“浙江省技工院校師資培訓基地”,并榮獲省政府“新時代浙派工匠培育突出貢獻單位”稱號。(張朝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