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個月就輪到我分享了,聽了這次組內成員的分享與點評,我瞬間感覺壓力好大啊,得提前好好準備我的閱讀分享了!”師干訓研修團隊成員嚴永平老師在參與3月份組內專業化學習提升行動“月分享”后,由衷感嘆道。?
為深入貫徹學院“思不足,求奮進,做更好的自己”的發展目標,進一步提升教師專業素養,打造學習型組織,在2024學年第二學期,長興開大教師進修學院依托研修團隊,持續推進“專業化學習提升行動”,通過“月分享”機制,促進教師間的深度交流與共同成長。?
“月分享”行動:以任務驅動促專業化發展?
本學期,學院在四大研修團隊,即師訓干訓、開放教學、開放思政、社區教育團隊中,全面推行“月分享”制度。每月安排教師圍繞專業化學習內容展開分享交流。3月份的展示活動已圓滿落幕,共有9位教師展示分享,內容涵蓋師訓干訓、教育教學、思政研究、社區教育等多個領域。?
亮點紛呈,展示實效顯著
師訓干訓團隊的蔣秋英、施愛良從教師培訓角度出發,分享了閱讀《去家訪》《教育寫作:從教改實踐走向成果表達》《結構化表達》等書籍的體會,以及在實際工作中的運用,提出了提升培訓實效的優化路徑。?
開放教學團隊的駱秀芳、吳俊、徐平洲三位老師,分享了人工智能方面的專業書籍。他們介紹了《高效寫論文:AI輔助學術論文寫作》《人工智能的應用案例》《人工智能時代》的主要內容,并結合當下人工智能背景,對學科教學革新、管理模式轉型提出了新思考。?
開放思政團隊的白偉香、申屠基嵐兩位班主任共讀《一平方米的靜心》,分別結合班主任工作,分享了在課程思政建設方面的收獲。她們提到,要以平和、開放的心態傾聽和理解學員,制定個性化輔導方案,幫助學員解決學業困難,提升自信心與學習動力。
社區教育團隊的應建、張傳學兩位老師,立足社區服務實踐,分享了《不可不學的攝影技巧——構圖》《工作是最好的修行》的讀書體會。他們不僅介紹了攝影常見的構圖方式、“工作即修行”等核心觀點,還分享了學習對辦公室、工會等工作帶來的感悟與改變。
每位展示教師都精心準備,借助PPT圖文并茂地呈現學習成果。內容既有理論深度,又有實踐案例,充分展現了學院教師“學思踐悟”的專業化成長軌跡。
督導觀摩:科學機制保障學習質效?
為確保“月分享”活動的質量,學院創新實施“督導觀摩制”。由院領導、督導辦及團隊骨干組成督導組,全程參與觀摩并給予指導。督導組從內容深度、展示效果、實踐應用等多個維度進行綜合評價,保證每一次分享都能“有質量、有啟發、有提升”。?
此外,學院嚴格落實“筆記月查制”,定期檢查教師的學習摘錄與反思,推動專業化學習從“被動完成”向“主動精進”轉變。?
展望未來:從團隊展示到全院共研?
據悉,根據《專業化學習提升行動實施方案》安排,各團隊將在5月底推選出2-3名優秀教師,參加學院層面的成果大展示。6月,學院將舉辦學年專業化學習成果展示活動,全面檢驗一學年的研修成效。?
專業化學習是教師成長的永恒課題。長興開大教師進修學院通過“月分享” 這一創新載體,搭建了教師互學互鑒的平臺,并以科學的督導機制確保學習質效。未來,學院將繼續深化校本研修模式,助力每一位教師“做更好的自己”,為長興教育高質量發展注入持久動力。(王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