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局),國務院有關部門人事勞動保障工作機構,有關行業組織、企業人事勞動保障工作機構:
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關于深入實施人才強國戰略部署,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激勵更多勞動者特別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培養更多大國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決定于2025年至2028年,以“技能照亮前程”為主題,組織開展全國行業職業技能競賽。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關于競賽計劃
競賽計劃中,一類職業技能大賽35項(見附件1),二類職業技能競賽計劃另行公布。凡納入計劃的賽事,舉辦時統一冠以“202X年全國行業職業技能競賽”名稱。
二、關于競賽標準
各競賽項目應嚴格按照國家職業(技能)標準高級工以上技能要求命題。暫無國家職業(技能)標準的,可參照《國家職業標準編制技術規程(2023年版)》,自主開發相應評價規范,作為競賽項目技術標準,確保競賽技術工作質量。
三、關于賽事組織
(一)組織工作。各項賽事第一主辦單位(簡稱第一主辦單位)負責競賽活動的統籌協調和規范管理。第一主辦單位要牽頭科學制定競賽實施方案,結合賽事特點和實際,合理確定各賽事決賽時間和舉辦地,廣泛發動企業職工參賽,擴大企業職工參賽比例,認真做好選手實名制信息審核工作。鼓勵采取集中開放形式辦賽。各競賽活動應按計劃時間完成,未能按時完成的,應向我部書面說明情況并明確完成時限。
(二)技術工作。第一主辦單位要做好裁判人員的管理培訓和各級各類賽事設備支持單位監管工作。技術支持單位人員不得擔任裁判長、裁判員等可能影響競賽成績的職務,如有發現,該賽事本年度所有競賽成績視為無效,且第一主辦單位在下一個辦賽周期內不得向我部申報計劃。
(三)決賽工作。均衡合理分配各參賽隊決賽名額,除中央企業組織的競賽外,應以省份為單位組隊,不得以企業、院校為單位組隊。對于選手身份與實際不符的,取消該選手參賽成績和相關榮譽。要認真組織開展賽后技術點評,推廣競賽成果,推動各職業領域技術創新和技能水平提升,實現以賽促學、以賽促訓、以賽促建。
四、關于獎勵政策
按照“誰主辦、誰負責”原則,由第一主辦單位按照我部關于職業技能競賽選手獲取相應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有關規定,發放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依據國家職業標準舉辦的職業技能競賽,按照有關規定為獲獎選手晉升相應職業資格或職業技能等級(以選手報名時實際持有的職業資格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為準)。無國家職業標準的競賽項目,不晉升職業技能等級。屬于國家職業資格目錄內的職業(工種),按照國家職業資格目錄規定,由相應的職業資格實施機構落實證書發放工作。
對于一類職業技能大賽獲得各職業(工種)決賽單人賽項前5名、雙人賽項前2名和二類職業技能競賽獲得各職業(工種)決賽單人賽項前3名、雙人賽項第1名的參賽選手,第一主辦單位須按相關規定晉升技師職業資格或職業技能等級,已具有技師職業資格或職業技能等級的可晉升高級技師職業資格或職業技能等級(本職業現行最高技能等級為技師的,不再晉升)。已具有相應職業資格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不重復頒發(下同)。
對于一類職業技能大賽獲得各職業(工種)決賽單人賽項第6—20名、雙人賽項第3—10名和二類職業技能競賽獲得各職業(工種)決賽單人賽項第4—15名、雙人賽項第2—7名的參賽選手,第一主辦單位按相關規定晉升高級工職業資格或職業技能等級,已具有高級工職業資格或職業技能等級的可晉升技師職業資格或職業技能等級(本職業現行最高技能等級為高級工的,不再晉升)。
第一主辦單位要嚴格落實有關規定,兌現相應獎勵政策,不得以賽事組委會名義設立頒發各賽事正式發文范圍以外的獎項。各賽事獲獎選手及獲得職業資格證書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比例原則上控制在參加決賽選手數量的50%以內。
五、工作要求
(一)做好組織管理。第一主辦單位要切實履行競賽管理主體責任,建立健全競賽全過程監督管理制度,做好競賽重點環節的規范管理。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做到節儉辦賽、廉潔辦賽,務求實效。
(二)做好安全防控。第一主辦單位要按照“誰舉辦、誰負責,誰組織、誰負責”原則,配合賽事舉辦地有關部門科學合理制定競賽期間的衛生、安全應急等處置預案,明確專門機構和責任人,落實公共衛生、消防、人身等安全責任,確保各賽事活動安全有序開展。
(三)做好新聞宣傳。第一主辦單位要高度重視競賽新聞宣傳工作,統籌利用傳統媒體和新媒體,通過多種方式,做好宣傳推廣,擴大賽事影響力,積極營造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社會風尚。我部將通過“學習強國”技能中國頻道、“技能中國”新媒體賬號等進行宣傳,請第一主辦單位及時提供新聞通稿、比賽花絮、背景材料等文字、圖片、視頻宣傳素材。
(四)做好總結工作。請第一主辦單位分別于2026年11月和2028年11月前將各賽事工作總結和《全國行業職業技能競賽基本情況表》(見附件2)等相關資料報送我部職業能力建設司。
聯系人及聯系方式: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職業能力建設司
王宇坤 (010)84207445
電子郵箱:wangyukun@mohrss.gov.cn
“學習強國”技能中國頻道、“技能中國”新媒體賬號
孫興偉 13910037510
投稿郵箱:1687443160@qq.com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
2025年8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