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夏日蟬鳴撞上青春熱忱,浙江開放大學臨平學院青荷學子們的暑期實踐如一場熾熱的青春接力,從急救技能修煉到假日課堂執教,從派出所秩序維護到模擬政協提案,一系列實踐活動讓青春在服務社會中綻放別樣光彩。
活動一:青荷志愿隊參與救護知識學習
7月21日,荷花塘社區“荷你一夏 悅享暑假”假日學校正式開班,臨平衛校程瑛老師以“小小救護員”為主題,帶來了別開生面的“暑期安全第一課”。學校青荷志愿隊的同學們積極報名參加學習:學習了上氣道異物梗阻急救、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原理與操作要點、傷口止血包扎的正確救助方法等內容。同學們認真聆聽,踴躍互動,在實操環節積極參與,現場學習熱情高漲。此次活動,不僅讓同學們掌握關鍵救命技巧與包扎知識,更提升了應對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及自我保護能力,也為志愿服務的專業化提供基礎保障。
暑假這次參加的急救培訓志愿活動讓我受益匪淺,志愿者們全程都認真聽講,通過專業老師的指導,我們不僅學會了傷口包扎、海姆立克急救法等實用技能,更明白了在社會上共青團員的責任,在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我們不再是一個只會原地著急卻想不出辦法的小孩子,而是可以用學到的知識幫助每個需要幫助的人,未來我們會繼續精進急救技能,用實際行動傳遞這份責任。——23級團總支委員 電商232班 牛鏡博
活動二:“技能專業”+“青荷志愿”,有效服務假日學校
黏土社同學參與假日學校授課活動
7月22日,荷花塘社區“悅芽兒”假日學校的教室里 一場以“學有所“悅” 多彩童趣”為主題的黏土拼貼畫活動,讓近30名孩子在假期里收獲了滿滿的快樂與成長。活動現場,來自學校黏土社的同學們向小朋友們上了一節有趣的黏土課:介紹了黏土拼貼畫的基本技巧,包括黏土的揉捏、塑形以及拼貼組合的方法,并在活動過程中,黏土社的同學們不時地走到孩子們身邊,給予他們指導和鼓勵。活動尾聲,孩子們紛紛展示出自己的作品,每一幅作品都充滿了想象力和創造力。
這個暑假我參加了一次特別的志愿活動,——粘土畫小老師。看著小朋友們的小手跟著我上課的步驟捏出小怪獸,雖然歪歪扭扭,卻藏著滿滿的想象力,還是充滿成就感!
剛開始當小老師令我感到緊張,隨著氣氛越來越熱鬧,我也漸入佳境。這段經歷讓我學會了耐心的去教導小朋友們,也收獲了黏土學習中更純粹的快樂。——2412 王雪彤
幼兒保育專業同學參與假日學校授課活動
7月25日下午,荷花塘社區結合暑期假日學校“悅讀”課堂,組織轄區少年兒童及小哥子女開展了“書香潤童心,悅讀伴成長”全民閱讀活動。活動中,來自學校幼兒保育專業的志愿者們為孩子們生動地演繹了《森林王國》《小王子》等故事,志愿者們模仿著角色的語氣和動作,將故事中的情節生動地再現出來,引得孩子們連連鼓掌。在趣味活動環節,志愿者老師結合搶椅子趣味游戲,提出一個個關于《小王子》《森林王國》等相關的問題,孩子們紛紛舉手搶答,答對的孩子還能獲得小獎品,現場歡聲笑語不斷。
通過這次的社區實踐讓我收獲頗豐!我們給孩子們講訴了三個幼兒故事,每個故事都設計了問題和豐富的肢體動作,可以提升孩子們的參與度。同時還帶領孩子們一起玩一二三木頭人、音樂椅子等游戲。不僅鍛煉了我的能力,還讓我更加了解自己所學的專業:需要更多的耐心、溝通、應變能力。
志愿活動開始前我與小組成員分工配合,結束反思時發現自己在突發情況應對上,如孩子的情緒波動,仍需加強,未來需學習更多情緒管理的技巧,懂得責任的重要性。這將激勵我不斷努力提升自己。參與這次的社區假日學校志愿活動是一次寶貴的經歷,我會繼續積極參與實踐,為社會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 2010 常忠艷
活動三:同學們積極參與各類社會服務志愿活動
服務運河派出所日常秩序及引導志愿工作
派出所的志愿工作主要包括維持報警大廳秩序,引導報案或咨詢人士掃碼登記,位置引導等內容。在派出所做志愿服務時,可以發現生活中的另一面,遇見形形色色的人——顫抖著手機的老人、抱著熟睡嬰兒的母親、滿身灰塵的農民工。他們的背后都有著自己的故事,一些年輕人在網絡上受到詐騙,急切的來警局報案,這種時候才發現,原來詐騙這些事情離我們并不遠。我將會更加珍惜現在的生活,知法守法,認真學習!——23級團總支委員 幼兒保育231班 錢胡玥
協助龍興社區假日學校日常管理
在參與龍興社區假日學校的志愿服務的日子里,我作為小隊長,感到了志愿服務的責任與快樂。每當見到小朋友們開心快樂地上課與同學們積極參加志愿服務時的笑臉,我都覺得這好似一幅無與倫比的畫卷。志愿服務不僅服務于人們,還充實了我們的生活與內心,讓我們體會責任感與擔當。——2412 鄒天翔
活動四:暑期模擬政協活動
提案:《關于運用AI技術賦能社區急救站建設的建議》
指導老師:朱曉燕
參與學生:吳樂研、馮思哲、周俊琪、石新月
提案內容:社區急救站作為公共衛生服務的“最后一公里”,其建設質量直接關系到居民的生命安全。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將AI融入社區急救站建設已成為提升應急響應效率的重要方向。通過查閱資料、問卷調查和實地訪談,我們了解到,當前臨平社區急救網絡已初步成型,AI技術也有探索實踐,但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包括:能夠熟練掌握急救技能的社區居民比例偏低、人工智能急救設備的操作普及有困難、AI技術融入社區急救的宣傳還不夠有力。針對這些問題,我們提出了一些具體可操作的建議。
青春的腳步永不停歇,青荷志愿的故事仍在續寫。
以熱血赴使命,以行動踐擔當,這群青年正用朝氣與專業,在社會服務的畫卷上涂抹最鮮亮的色彩!(浙江開放大學臨平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