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年教育基本情況
為了深入貫徹“積極老齡化”的國家戰略,江北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老年 教育,把老年教育視為建設“和美江北、品質之城 ”的重要內容。在2016年 的政府報告中明確提出了“讓每一個有意愿的老年人都能圓一個大學夢”的教育目標,舉全區之力辦老年教育,推動江北老年教育進入快速發展期。歷經8 年多的探索和實踐,走出了一條“政府主導,部門參與,市場化運作,社會化 協同”的老年教育江北之路,實踐中形成了“廣覆蓋、低門檻、高質量”的老年教育江北模式。
目前,全區已經建立2所區級老年大學,8所街道(鎮)老年學校,121個 村(社區、機構)老年學堂。截止2024年12月,累計招收老年學員10萬余人 次,近40%老年人就讀各級各類老年學校。老年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成績,成岳沖副 省長、市委組織部鐘關華部長、許亞南副市長先后對我區推進老年教育的工作 實踐進行批示,《浙江日報》、《寧波日報》、《寧波電視臺》等也進行了相 關報道,先后在省、市相關會議上作交流發言,獲得了中國成教協會及省、市 多位領導的肯定,近年來全國社區教育管理研修班、省、市、區兄弟單位近百 批次專家同仁前來參觀交流。
二、主要做法和亮點
1、創新體制機制,組建齊抓共管的管理架構
探索、構建黨委領導、政府統籌、區、街道(鎮)分級管理,區教育局牽 頭、區級各部門共同參與的區老年教育管理體制。成立了區老年大學校務委員 會,由區委常委、組織部長任書記、分管區長任校長;先后出臺了《江北老年 教育發展的實施辦法》《關于江北區老年教育考核評估辦法的通知》《江 北區老年教育信息推動獲獎賦分辦法》《江北區老年大學規范辦學指引》《老年大學文化陣地建設實施辦法》等一系列文件,并且發文下屬街道、鎮, 規定老年教育經費單列,區財政按照450元/人次/年的標準進行補助。不斷完善頂層設計,為全區老年教育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障、制度保障和經濟保障。
2、構建教育網絡,建設“家門口”的老年大學
“龍頭示范、雙輪驅動、三級打造”,努力建設“家門口”的老年大學。 一是打造區級龍頭,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建設區老年大學、浙江老年開放大學 江北學院兩個區級學校,江北學院還獲評省優質示范老年大學。二是雙輪驅 動,以區帶鎮,區老年大學輻射帶動城區4個街道老年教育,江北學院輻射帶 動涉農4個街道(鎮)老年教育,旨在通過“雙輪驅動”,確保城鄉老年教育 均衡發展。目前8個街道均建立了街道級老年學校。三是優化基礎布點、解決 入學“最后一公里”的問題。按照“成熟一個,掛牌一個”的原則,目前全區 建立了社區(村、機構)老年學堂121個,全部實現招生開班,基本建成了區 級老年大學——街道(鎮)老年學校——社區(村、機構)老年學堂全覆蓋式 的三級教育網絡。
3、探索辦學模式,建設靈活開放的教學體系
近年來,江北積極探索多樣化辦學模式。一是加強、提升獨立辦學機構 資質。區老年大學,浙江老年開放大江北學院通過強化陣地建設、課程建設, 提升老年教育辦學成效。二是政府購買服務,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實現降費增 效。通過公開招投標方式,建立第三方機構庫。外灘、文教、孔浦、甬江、 洪塘、前江等街道均采用了購買老年教育服務的方式。三是積極探索“養教一 體”的合作模式,將教學點辦進農村福利院、療養院、社區居家養老中心等醫 療養老機構,實現多方共贏。四是整合社會資源如洛奇音樂圖書館、8號空間 等,開設流動課堂,實行開放辦學,構建探索社會協同的老年教育事業。五是 與江北華數聯手,打造“長青空中課堂”,探索線下教學與線上教學相結合的 教學方式,提升教育效益。
4、強化辦學規范,提升老年教育辦學質量
針對“政府購買服務”的形式,為強化辦學規范,政府先后制定出臺了 《江北區老年大學規范指引》《江北區老年教育培訓服務考核評估實施辦法》,圍繞管理制度、陣地文化、教學服務、師資配備、財務規范、安全保障、教學評價等方面進行全方位監管,切實強化對入圍培訓機構的過程監管和 服務升級。 針對課程建設的薄弱環節,實施了以樂學為主題的老年教育課程開發建設項目。依托浙江老年開放大學江北學院,構建了思想與品德、藝術與休閑、 操作與應用三大門類為主的江北老年教育“樂學”課程體系,編印了《江北區老年大學專業課程大綱》,其中10個課程大綱被全國社區教育和老年通用 型大綱研發課題組立項。開發的系列校本教材《生活中的知識》《生活中的 技能》推廣到全區,深受學員喜愛。《長者之家,年輕20歲——樂享生命的豐盈》被評為教育部“智慧助老”優質教育培訓項目。在此基礎上鼓勵引導各級老年學校結合自身辦學特色建設“一校一品”校本課程,更好地滿足老年人豐 富多樣的學習需求,不斷提升了老年教育辦學質量。
5、聚焦數字賦能,躍升老年教育服務軟實力
積極打造智慧學習場景,建設數字化教學中心,打造智慧管理平臺,目前 已經建成“一網(樂學江北網)、一圖(學習地圖)、一卡(學員智慧卡)、 一號(“江北長青”公眾號)”四大項目,全面啟用“浙學通”“甬學通”等 網絡平臺開展教學教務管理。全區學員用智慧卡精確記錄每個學員的身份信息和考 勤信息,并根據數據的采集與分析,進行高效管理和精準施策。大力推進教育 數字化改革,開發“樂學江北”“學習地圖”等線上報名體系,并入駐省級綜合平臺“浙里辦”,為全區老年人報名提供便利,并讓江北區的老年學員通過 “樂學江北”微信公眾號可實現就近入學,快捷報名,線上繳費,路線導航等 功能。目前正進行學習地圖PC端的二期開發,不斷讓數字賦能,讓學員受益。
6、發展校園文化,增強老年教育內生動力
一是始終堅持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高度重視老年學員思想政治工作, 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思想道德建設納為各級老年學校的重要工作。倡導終身學習理念,積極營造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通過校園文化陣地建設,老年學校星級評定,通過江北長青、樂學江北微信公眾號等載體開展宣傳工作, 講好老年教育故事,傳遞老年教育之聲。展示老年人有為有位、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二是積極倡導社團發展,為老年學員搭建學習交流的平臺,藝術展示舞臺,不斷增強老年教育內生動力。如外灘街道老年學??罩裆鐖F的《炫舞空竹》榮登央視綜藝頻道(CCTV-3)《藝覽天下》欄目,代表寧波市參加“美麗 中國”節目錄制。慈城鎮老年學校舞韻社團的《老母親》獲全國首屆“美蘊秋 歌”社區教育文藝成果展演“十佳獎”,《我要上村晚》獲評浙江省終身學習品牌項目。每年的十月為江北區老年教育成果展示月,年年區委區領導都親自 來參加老年教育活動,感受別樣的文化魅力,推動老年教育新發展。
7、創新志愿服務,倡導老年學員參與社會治理
積極搭建各種平臺讓老年人主動參與社會服務,融入社會治理,實現人生價值。一是以黨建引領推進社會服務常態化,設立“銀輝支部”,延伸黨建觸 角,開展“十員”“五老”、黨員學員進社區、進學校、進企業等活動。設 立“五分鐘課堂”,將思政學習納入到日常教學計劃內,加強對老年學員的政 治教育,筑牢老年學員參與社會治理的組織根基與思想基礎。二是積極倡導老 年學員走向社會,參與各類志愿活動,引導老年學員大力宣傳、踐行“三改一 拆”“五水共治”“垃圾分類”“社區群防群治”“防疫抗疫”等工作,讓老 年學員成為社會穩定的“壓艙石”、社會糾紛的“潤滑劑”、社會矛盾的“調 節閥”和國家政策的“宣講隊”。
8、整合教育資源,加強老年教育隊伍建設
為解決老年教育師資不足問題,因地制宜,整合資源。一是在區老年大學 設立虛擬黨委——“長青黨委”,排摸黨員名單,對其進行培訓,聘用綜合素 質較優秀的黨員志愿者作為兼職教師,服務各老年大學教學點;二是在區直機 關黨工委、團區委、教育系統中招募志愿者,作為兼職教師;三是通過微信公 眾號公開招募社區達人,充實師資隊伍。同時制定出臺《江北區老年教育兼職教師管理條例》,就兼職教師的教學資質、學歷水平、年齡要求進行審定,兼職教師的基本信息統一錄入老年教育智慧管理平臺,實現資源共享。在此基礎 上開展專、兼職教師業務培訓,通過推門聽課、公開教學、技能比武、外出學 習、輪崗競聘等方式,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三、主要成效
江北區始終把“辦好家門口的老年大學,圓老年人一個大學夢”作為建設和美江北、品質之城的重要手段和重要載體,江北區終身教育人追求卓越,敢為人先,勇創一流,努力創辦有溫度有品質的老年大學。
目前,浙江老年大學江北學院獲評浙江省優質示范老年大學,慈城鎮老 年學校、甬江街道老年學校獲評省優質示范老年學堂,鹽倉社區老年學堂等5 個教學點獲評省首批村居老年教育示范點。全區8個街道老年學校有5個獲評寧 波市標準化老年學校。江北區社區教育學院獲批全國“區域終身學習發展共同體”項目實驗單位,江北學院的《“樂學江北”老年品質生活課程》,莊橋街道老年分校的《博雅老年教育課程》等獲市終身教育品牌項目?!缎枨蠓壤碚撘曢撓吕夏杲逃n程體系的檢視與構建———以國家開放大學老年開放大學 為例》獲2021年浙江省社區教育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近年來,國家開放大學老年學院院長溫書宇、浙江開放大學黨委書記徐公芳、校長張建國先后來江北考察老年教育,教育部教育發展研究中心、中國成人教育協會以及省內外老年 教育同仁多批次前來考察交流。老年教育的江北模式多次被中國新聞網、人民 網等主流媒體報道,產生了積極的社會反響,集知名度、滿意度、美譽度為一 體的老年教育已成為建設“和美江北 品質之城”一張靚麗的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