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好秋日里,一場連接課堂與實踐、融合建筑美學與工程智慧的研學活動,在溫州中國眼谷溫情啟幕。10月23日,中交城投(溫州)有限公司工程師帶隊,溫州市龍灣職教集團學子開啟了“建筑設計美學探索之旅”,以“萬名工程師進課程 企校共筑強國夢”為主題,奔赴一場建筑美學之約,將書本知識轉化為實地感知,在行走中讀懂建筑的“形”與“魂”。
西大門初見:定格建筑美學第一幀
抵達中國眼谷西大門,學子們手持專屬手持牌,在工程師的組織下合影留念,將初見眼谷的激動定格成永恒。隨后,工程師走上前,指尖指向大門的線條與結構:“這處建筑融合了現代簡約風與眼谷‘眼健康’的產業(yè)特質,每一處弧度都呼應著‘守護光明’的理念。” 學子們駐足聆聽,目光追隨著工程師的講解,大家用眼睛發(fā)現美、用耳朵傾聽設計背后的故事。開始理解 “建筑不只是鋼筋水泥,更是有溫度的設計語言”。

模型前聆聽:讀懂眼谷的“整體敘事”
乘坐觀光車穿梭于眼谷園區(qū),沿途的建筑風貌讓學子們不時發(fā)出贊嘆。抵達中國眼谷超級眼視光醫(yī)院門口,一座精致的眼谷整體模型映入眼簾。工程師俯身講解,從整體規(guī)劃布局到主要建筑的分布,再到“以眼為核、聯動產業(yè)”的設計理念,層層拆解:“大家看,醫(yī)院建筑與科研樓的動線設計,是為了讓醫(yī)患、科研人員的交流更高效,這就是‘功能優(yōu)先’的設計邏輯。”學子們圍在模型旁,認真記錄,仿佛透過微縮景觀,看到了眼谷未來發(fā)展的藍圖。
眼谷之瞳探秘:觸摸材料與設計的 “共生關系”
從眼谷之瞳(北)到眼谷之瞳(南),學子們在工程師的引導下,感受建筑與工業(yè)碰撞出的獨特空間藝術。走到“眼眉”建筑旁,工程師停下腳步,拋出核心問題:“為什么選擇這種材料?”他隨即解答:“材料的選擇永遠服務于設計初衷——‘眼眉’需要兼顧美觀與結構穩(wěn)定,我們對比了多種材質,最終選定的材料既能呈現輕盈的‘眉形’,又能抵御風雨,這就是設計與工程的平衡。”這番話讓學子們恍然大悟:原來每一塊磚瓦的背后,都藏著設計師的考量。

科普館沉浸:解鎖“客戶需求至上”的設計密碼
眼健康科普館是本次研學的“知識寶庫”。走進館內,工程師首先強調:“設計的核心永遠是‘人’,客戶需求是第一位的。只有摸透使用者需要什么,設計才能真正落地服務。” 他結合科普館的設計歷程,講解展陳設計如何與建筑空間融合——“比如這處眼健康互動區(qū),高度適配兒童身高,燈光柔和不刺眼,都是為了讓參觀者有更舒適的體驗。”學子們一邊參觀眼健康知識展項,一邊觀察空間設計細節(jié),深刻體會到 “設計源于需求,服務于生活” 的真諦。
追風水上中心復盤:學會 “反思型設計思維”
來到追風水上中心,研學進入“深度思考”環(huán)節(jié)。工程師復盤本次參觀的建筑運營與設計觀點,重點強調“設計復盤”的重要性:“優(yōu)秀的設計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要在成品后反思——有沒有缺陷?如何改進?比如某棟建筑的通風效果,我們通過復盤調整了窗戶角度,讓體驗感更好。”學子們積極提問,分享自己的觀察與思考,在交流中學會用“復盤思維”看待設計。

這場企校聯動的研學活動,不僅讓學子們近距離感受了中國眼谷的建筑設計美學,更在他們心中播下了“工程思維”與“設計創(chuàng)新”的種子。未來,溫州市龍灣職教集團與中交城投(溫州)有限公司將繼續(xù)以“萬名工程師進課程”為紐帶,搭建更多實踐平臺,讓學子們在 “行走的課堂” 中成長,為筑就強國夢注入青春力量?。▏赖と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