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浙江省教育廳主辦、浙江開放大學與重慶開放大學聯合承辦的“社區教育管理人員能力素養提升培訓班”在重慶成功舉辦。紹興市柯橋區柯橋成人文化技術學校校長駱智明作為全省唯一學員代表在結業儀式上作典型發言,他以《讓社區教育之光點亮共富之路》為題,向來自全省的社區教育同行展示了柯橋成校在社區教育領域的創新實踐和豐碩成果。?

駱智明在匯報中指出,社區教育要永葆生命力,必須找準自身定位。首先,是要“被政府需要”,成為中心工作的助力者。柯橋成校通過突出黨建引領,構建了街道、社區兩級聯動的教育網絡,并將社區教育納入街道對社區的年度考核,以機制保障壓實工作責任。學校主動圍繞柯橋街道“五個城”建設的中心任務,在紅色教育、技能培訓、反詐宣傳、黨員輪訓等方面精準發力,成為了基層治理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其次,堅持以群眾需求為導向,做百姓生活的“賦能者”。學校通過深入調研,靶向對接社區居民的實際需要,精心打造了“文化養老進社區”“柯橋領讀者”兩大全國終身學習品牌,以品牌為引領推動教育模式創新,著力構建與區域發展相適應的高質量社區教育體系。我們開展“共富夜校”百場培訓進社區系列活動,涵蓋從職業技能提升到人文素養培育的多元課程;“智慧助老”工程啟動數字賦能新引擎,切實幫助老年群體跨越數字鴻溝;老年教育構建起“15分鐘學習圈”,推動實現從“老有所養”到“老有所學、老有所樂”的提質升級;黨員教育則為“紅色根脈”強基示范街道與社區建設注入持續動力。這一系列務實舉措,讓教育服務更“接地氣”、更具“人氣”,實現了社區教育從“有”到“優”的跨越式發展。
最終,是實現“價值的創造與升華”,讓學校發展更具活力。駱智明強調,“創收”是成校立足市場、服務社會能力的綜合體現。通過“實干+巧干”,柯橋成校創收近三年實現翻兩番。這些資金反哺于學校基礎設施提檔升級和課程開發,形成了“以創建帶動創收,以創收促進創建”的良性循環,2024年學校榮獲30項國家、省、市級榮譽,走出了一條可持續、高質量的發展之路。
駱智明的發言得到了與會領導和同行的高度評價,認為柯橋的實踐為社區教育如何精準定位、實現多元共贏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樣本。他表示,柯橋成校將以此次培訓為契機,充分借鑒重慶在紅色文化傳承與社區治理方面的先進經驗,持續深耕社區教育沃土,為構建終身學習型社會和推動共同富裕貢獻更多柯橋智慧。(顧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