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2025年新時代文明實踐“72變”系列主題活動“承孝道·傳家風”在浦沿街道江南社區臨江花園小區籃球場舉行。這場“孝”文化盛宴,以“沉浸式體驗+行動倡議”的形式,繪就了一幅“老有樂、幼有學、孝有行”的動人圖景。
本次活動由濱江區委宣傳部(文明辦)指導,浦沿街道辦事處主辦,江南社區承辦。區委宣傳部精神文明建設科科長陳凌群,街道黨工委委員、人武部長丁峰,黨工委委員陳麗璇,江南社區、濱江區歐文幼兒園負責人參加。活動還邀請社區長者、居民、青少年家庭、社區工作者及志愿者共同參與。

從“經典”到“共鳴”,讓孝道文化在互動中“活”起來
活動以歐文幼兒園萌娃的舞蹈《孝心到永遠》熱力啟幕,孩子們蹦跳著將全場拉入“孝”的溫暖氛圍。緊接著是江南社區楓葉紅太極拳隊的《紅梅贊蓮花扇》舒展綻放,長者們剛柔并濟的招式中,“老有所樂、老有所養”的幸福畫卷徐徐展開。
在孝道知識問答環節,居民們爭相搶答,氣氛熱烈。“父母在,不遠游”“夫孝,德之本也”,這些“孝”文化知識在一問一答中讓更多人記住。隨后,孩子們為8位長者奉茶,長者們回贈孩子向日葵花,這場“古禮今承·敬茶感恩”儀式,讓愛得以雙向流動,讓孝道代代相傳。社區還特別邀請了“孝道家庭”代表陳德先一家分享了他們的家庭故事。正是一件件“日常小事”里的堅守,讓“孝”從抽象概念變成了可觸可感的溫暖。

從“感動”到“行動”,讓孝道實踐在社區扎下根
由真實故事改編的情景劇《一頓飯的陪伴》,讓觀眾跟隨社工小高的腳步,了解這一公益項目,它為獨居老人帶去的不僅是果腹之需,更是暖心的陪伴。敬老社工曹伶俐也為大家分享了過往參與“一頓飯的陪伴”項目的點滴感悟。她說:“通過專業的陪伴與關懷,能夠讓長者們感受到自己被看見、被尊重、被需要,讓他們能夠敞開心扉,分享他們的故事,讓參與者在陪伴長者們的過程中共同成長。”

活動進行的同時,場外的“孝行打卡區”,居民們通過“孝心拼句”“愛要大聲說”“孝心果盤”等打卡任務,用行動兌現“孝”的承諾。社工代表聯合發出“孝之道”行動倡議:“用關懷,溫暖每一位長者;用行動,滋潤千萬個家庭;讓孝親敬老的新風,涵養整個社會的文明!”
從“活動”到“日常”,讓孝道文明在社區持續生長
最后,活動宣布“一頓飯的陪伴”2.0升級計劃暨“青禾伴夕陽”項目正式拉開序幕。到場領導共同為“青禾”代表授旗。該項目以“黨建引領、專業賦能、志愿共治”為核心,通過4+1+N”機制,將為長者提供更精準的助餐、代際陪伴服務。
本次活動在江南社區愛樂合唱團《壯美延安》的激昂旋律中落下帷幕,它將一顆“孝”的種子,種在了現場每個人的心里。這場“孝”文化活動是浦沿街道與江南社區文明實踐的一個新起點——讓奉茶時的微笑、承諾時的堅定、打卡時的溫暖,化作最綿長的溫情,讓“百善孝為先”的古訓,在新時代里得到傳承。未來,街道與社區將持續以“小活動”撬動“大文明”,讓“孝老愛親”成為最動人的基層底色。(曹伶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