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院校在“一帶一路”建設中肩負著培養專業技術人才,提供人力與技術支撐,推廣技術、服務、標準與理念,推進示范項目建設等重要使命。日前教育部等8部門印發《關于加快和擴大新時代教育對外開放的意見》,提出打造“一帶一路”教育行動升級版的任務要求。服務并參與“一帶一路”建設,高職院校要按照新的任務要求,針對跨文化教育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跨文化教育的制度與教學設計,并在以下幾個方面著力。
第一,明確培養目標,將跨文化教育納入人才培養方案,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優秀職業技術人才。
在人才培養上,要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承創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缥幕逃诎l展取向上,不限于通常意義上的外語教育和跨文化培訓,同時更重視成為跨文化人的經歷過程,培養學生通曉人類社會歷史的發展規律,豐富學生的跨文化知識,增強跨文化意識,提升跨文化能力,將跨文化能力作為高職學生職業核心素養的重要構成。培養學生在熟練掌握本領域本行業專業知識和應用技能的基礎上,通曉有關國家當地語言,把握世界格局,通曉國際規則,了解和熟悉有關國家和地區的相關政策、法律、人文風情、地理環境等,適應工作和生產環境,適應不斷變換的跨文化經歷,進而把專業知識和職業技能創造性地運用到“一帶一路”建設中去。要探索跨文化教育師資隊伍的建設策略,培養具有多元文化知識結構和跨文化視野的雙語雙師隊伍,定期組織選派職業院校專業骨干教師赴國外研修訪學,前往“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考察,形成適應跨文化教育需要的教學團隊、翻譯團隊、管理團隊。
第二,完善跨文化特色專業教材建設,優化課程設置。
開展跨文化交流,筑牢語言關非常重要。但僅從語言學角度關注高職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還不能很好地解決異國環境的適應問題,不能滿足獲得跨文化經驗的需要。針對當前高職院??缥幕逃牟蛔?,可根據不同學科特色、學生的專業性質以及“一帶一路”國際交流的需求,編寫職業院校的適用教材。探索高職院校外語教學改革,根據職業教育特點,強化聽說能力,突出專業應用。推進跨文化交際課程體系的開發與應用,創新跨文化教育教學模式,打造“一帶一路”語言文化類課程,開設阿拉伯語、俄語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文化選修課程,使學生多方面了解“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文化、禮儀規范、民風民俗、法律制度等。根據“一帶一路”建設需求,調整跨文化教育主題,開發多元文化通識教育內容,如絲綢之路歷史沿革、貿易和人文交流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等。在與“一帶一路”建設有密切關系的“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等學科專業,建構跨專業跨學科交叉課程,探索“語言+專業”模式培養,適當增加國際知識與國際文化等內容比重,打造“一帶一路”精品課程。
第三,加強“產學結合”,創設跨文化學習環境與交流平臺,拓展跨文化實踐活動。
學生的跨文化意識和能力需要在實踐中積累和鍛煉,這就要求跨文化教育必須進入職業工作現場,針對學生的專業實際和未來從事的工作崗位進行相應的教育。跨文化教育的課程教學要重視學生的實際操作活動,著眼于蘊含在行動體系之中的實踐知識的構建。課程結構既考慮到學科體系的要求,又關注行動體系的要求,做到知識結構與踐行能力相統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通過學生主動對知識的構建并與工作過程中的行動相融合,來完成跨文化能力的發展。要注重在跨文化的場域中探索改革教學方式。例如寧波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建設外語網絡視聽中心、國際文化情境仿真室等,通過教師交流和學生交流,以多種形式加強跨文化理解溝通。還有學校成立“一帶一路”學生社團,舉辦“一帶一路”相關講座、研討會、開展調研等活動,組織和引導學生關注和理解“一帶一路”倡議,將專業知識和技能充分融入到助力“一帶一路”建設的行動中去。在學生指導上,改變忽視學生觀察社會、與人交往能力培養的現象,通過針對性的跨文化交際教學,豐富體驗式和互動式方法,使學生增強傾聽、觀察、解釋、分析、評價和相關的技能,提高跨文化交際水平。
第四,打造來華留學生教育品牌專業、品牌課程。
據統計,2018年高職院校全日制來華留學生規模達1.7萬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成為招收留學生的主要生源地和境外辦學的主要集聚地,595個專業教學標準落地國(境)外。隨著“絲綢之路”留學推進計劃、合作辦學推進計劃、師資培訓推進計劃、人才聯合培養推進計劃的實施,要依托高職教育的獨特優勢,開發多種語言教授的課程體系和學位課程,打造來華留學生教育品牌專業、品牌課程,以優質的教育資源和教育服務吸引更多外國留學生。要借鑒“魯班工坊”辦學模式,與境外高等教育機構開展高等職業教育領域的交流與合作,與已經在“一帶一路”國家開展業務的中資企業合作,為國際合作項目和中資企業走出去提供人力資源支撐和相關技術服務支持。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突出融入中國文化特色,參照國際先進工藝流程、產品標準、課程標準、資格證書標準,研制國際化的專業教學標準,使更多人了解中國職教,認可中國技術,應用中國產品,學習中國技能。同時,總結與推廣跨文化教育教學實踐經驗、跨文化適應與管理經驗,創新職業教育國際化服務項目,為學生海外實習交流創造條件,推進雙向留學。
第五,重視開展高職院??缥幕逃芯?。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數量眾多,各國在政治、歷史、經濟、民族、文化等領域差異顯著,急需大量科研成果來解決過程中遇到的各種理論和現實問題。職業教育作為一種教育類型,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持續深入,中國高等職業教育要以更加開放的胸懷、更加寬廣的平臺和更加務實的舉措,突出探討高職跨文化教育的特殊性和內容結構,打造若干個特色鮮明的高水平的跨文化教育重點院校。高職院校應根據自身特定的學科優勢、人才優勢、科研優勢、資源優勢,有計劃、有針對性地開展跨文化教育研究,包括人才培養規格、辦學條件、教學形式、教材建設、評價方式、實踐基地與研究平臺建設、督導評估等,探索支撐高職院校跨文化教育運行保障機制,推動高職院??缥幕逃拈L效開展。(高寶立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