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高職發展智庫發布的《2019年全國高職院校發明專利授權排行榜》顯示,2019年,全國高職院校共獲得發明專利授權數為2370件,較2018年增長9.5%,其中,溫州職業技術學院獲得的發明專利授權數最多,達176件,位居全國高職院校首位,顯示溫職院強大的科研實力及創新能力。
近年來,溫職院的社會服務成效一直非常顯著:2016年、2018年,獲高等職業院校服務貢獻50強;2019年,該校《多模式電磁場可控涂層技術及裝備研發》獲2019浙江省科技進步一等獎;近五年,該校服務社會到款額2億元以上,授權專利達793 項,其中授權發明專利347項,轉讓237 項;2018年,該校發明專利授權111項,占全國所有高職院校發明專利總數的5.16%,排名第一,2019年,發明專利授權達176項,年增長59%,占全國所有高職院校發明專利總數的7.43%,蟬聯第一;截至2020年初,該校專利轉讓數位列全國高校第82位,超過40%的“雙一流”高校科技成果轉化數。
溫州職業技術學院超強科研實力及創新能力的密碼究竟是什么?
企業有什么難題,學校就建什么服務平臺
溫州職業技術學院副校長王向紅介紹,學校主動對接高端裝備制造、信息、時尚、現代服務等區域支柱產業,依托全國高等職業院校技術應用服務聯盟、浙南職教集團等產教融合大平臺,與地方政府、 產業園區、行業企業深度合作,堅持“區域有什么企業難題,就建設什么服務平臺”的辦學理念,建設基于企業真實需求、“科技研發—創新創業—成果轉化”相融合的研發平臺,將其打造成學校服務社會的平臺、鍛煉“雙師型”師資隊伍的平臺和培養學生技術技能的平臺。
通過合作平臺助推科技成果快速轉化
為服務行業關鍵技術,學校積極共建“校政行企”研發平臺。目前,學校設有國家、省、市、校四級研發平臺45個,其中,省級以上研發機構5家。
“校政行企”合作的平臺助推了成果的快速轉化。由溫職院牽頭,與浙江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浙江省溫州低壓電器技術創新服務平臺和奔騰激光等合作組建的浙南輕工裝備智能技術協同創新中心經教育部認定為國家級協同創新中心,中心王向紅教授團隊的《多模式電磁場可控涂層技術及裝備研發》成果快速轉化,在50多家企業應用,為企業增加產值達11.58億元。
在服務大中型企業上,校企共建省級企業研究院(研發中心)14家。其中浙江省康奈鞋類技術研究院已為企業開發省級創新產品40余項,3項獲得新產品(新技術)獎,相關技術的產業化應用均取得了國家專利,新產品新技術項目為企業增加產值超10億元。
針對溫州中小企業技術提升與改造能力薄弱的問題,溫職院與中小微企業共建產學研合作基地44家。例如,學校通訊技術應用研發平臺與浙江騰騰電氣有限公司合作,已為企業開發出基于“互聯網+”的智能路燈節能系統并投入使用,為企業實現新增產值5000萬元。
企業主動出資成立專項基金助力研發
此外,學校還積極組建高端技術服務平臺,整合技術研發資源,協同攻關重大課題。
溫職院牽頭,聯合全國80多家高水平職業院校及行業龍頭企業,組建全國高等職業院校技術應用服務聯盟和長三角高職院校應用技術協同創新聯盟。亞龍智能裝備集團主動每年出資100萬元,設立亞龍-聯盟專項基金,用于高端技術合作研發,助推研發和企業高質量發展。(錢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