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家推進管辦評分離、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大背景下,職業教育評價也面臨著獨立性與公正性的考驗。第三方評價作為提升職業教育辦學質量和治理能力的重要途徑,應當得到重視和推廣實踐。從現狀來看,目前的職業教育第三方評價存在著合法性不足、獨立性不足、專業性不足等諸多困境,其市場化發展尚不充分,如果能從機制層面加以健全與規范,勢必能夠有效調和其中存在的問題,促進第三方評價的實際成效。通過建立職業教育第三方評價機制來規范第三方評價流程,對于促進職業教育產教融合和質量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與意義。
一直以來,職業教育的教學評價都是由教育行政部門來完成的,但隨著經濟的發展和時代的變遷,這樣的評價模式越來越難以適應評價各方的需求和目標的實現,因此第三方評價成為近年來學界探討的一個重要話題。第三方評價隨著教育管辦評分離的發展而成為教育的重要評價方式,第三方評價基于其客觀性、公正性的價值而成為當前推進教育改革的重要舉措,是推進教育治理模式改革和現代化進程的重要手段。
所謂職業教育第三方評價,就是由政府及職業院校之外的第三方組織或機構參與對職業教育進行教育評價的方式,這些第三方組織或機構必須具備評估資質,且是獨立于政府與職業院校之外,包括行業企業在內的社會力量。構建職業教育第三方評價機制,必然會涉及到購買主體、評價主體、被評價主體,評價并非約束人、管控人的手段,而是要強調評價過程中能夠給予個體更多的尊重和認可,在整個評價過程中始終凸顯以人為本的理念,關注評價能夠給予個人發展的更大動力與空間。
實質上,從職業教育第三方評價中存在的問題來考慮,如果能夠構建起職業教育第三方評價機制,協調各方的關系與利益,均衡與制約各個運行環節和流程,那么這些問題都能得到緩解。因此,職業教育第三方評價機制的建立,能夠從全局上加以規范,使得第三方評價能更加順暢地實施與發展。
深入推進管辦評分離,釋放職業教育發展活力
2013年,《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明確提出,要“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深入推進管辦評分離,擴大省級政府教育統籌權和學校辦學自主權”“委托社會組織開展教育評估監測”。在2018年的全國教育大會上,李克強總理要求,要深化教育領域“放管服”改革,充分釋放教育事業發展生機活力。在政府簡政放權和大力推進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要保障職業教育持續生命力,必須要在評價上及評價機制上實現高度創新,以評促建,提升職業教育的辦學質量和水平,作為社會力量參與教育評價的重要形式,第三方評價開始體現其重要價值。長期以來,教育評價都由教育部門內部來完成,評價內容更注重對結果的評價,且評價過程中也缺乏行業企業代表的參與。為了堅守教育評價的公信力與有效性,推進職業教育第三方評價是一條重要路徑。
構建職業教育辦學新格局,推進職業教育產教融合
第三方評價機制建設不僅有助于推進管辦評分離,助力于職業院校自主辦學的現實需求,提升職業院校的辦學活力,也是促進職業院校教學改革和產教融合的重要途徑。2014年,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中提出,要注重發揮行業、用人單位作用,積極支持第三方機構開展評估。管理、辦學、評估的三方分離,可以讓評估成為管理與辦學之間的重要紐帶,獨立于政府與職業院校之外的第三方評估機構,讓教育評估由行政色彩向專業權威發展,促進職業教育辦學新格局的形成。第三方評價能夠利于促進職業院校更客觀、清晰地認識到自身發展的局限與不足,促進職業教育產教融合。在第三方評價模式中,行業企業可以作為第三方參與職業教育評價,使得原本在職業教育發展與評價中參與性不足、話語權不夠的行業企業,逐步融入到職業教育辦學中,產教融合得以推進。
助力職業教育教學模式改革,保障評價公平性與專業性
2017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中提出,要“健全第三方評價機制,增強評價的專業性、獨立性和客觀性”。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全國教育大會上指出,要深化教育體制改革,健全立德樹人落實機制,扭轉不科學的教育評價導向,堅決克服唯分數、唯升學、唯文憑、唯論文、唯帽子的頑瘴痼疾,從根本上解決教育評價指揮棒問題。建立專業的第三方評價機構和系統化的第三方評價機制,基于其客觀公正的評價手段與方式,能夠使得職業教育辦學的各利益方對評價結果給予更多的認同與肯定,滿足各利益方的利益訴求,平衡各利益方的關系,也能夠使各利益方的合作更為融洽。因此,職業教育第三方評價,能夠從教育理念上引導和推進教育模式改革,保障職業教育評價朝著公正、客觀、專業的方向發展。
優化職業教育管理模式,構建職業院校治理體系
優化職業教育管理模式,構建職業院校治理體系。2013年,《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明確提出,要“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完善學校內部治理結構”。職業教育第三方評價機制建設,是推進職業院校治理模式改革的主要方式。一直以來,政府在職業教育管理中始終處于主導地位,職業院校被動地接受評估,職業院校與企業對職業教育評估的話語空間非常有限。獨立的第三方評價機構,使得管理體系更為科學和有效,政府、職業院校與第三方評價機構可以實現多方制約、監管與平衡,三方是協同基礎上的互相制衡,優化了管理模式,益于職業教育治理體系的構建。同時,第三方的評價可以從更長遠的角度來審視當前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合理的解決之策和舉措。第三方評價及第三方評價機制的建立,能夠助推職業教育管理從傳統管理向社會治理轉型,從政府權力權威向市場專業權威轉型,從行政化評價向社會化評價轉型,實現更為現代化和科學化的管理模式。(顧云湘 雷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