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技工教育深化改革的時代浪潮中,江山高級技工學校勇立潮頭,以“企業進校園”與“課堂進車間”為雙輪驅動,深入推進工學一體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經過不懈探索與實踐,學校不僅實現了學生職業技能與職業素養的全面提升,更打造出一批月薪過萬的技能型人才,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高質量技工教育發展之路,成為技工教育領域的成功典范。
一、實踐背景:“技工荒”&“就業難”
當前就業市場呈現出復雜且矛盾的局面。一方面,高校擴招導致大學畢業生數量激增,就業競爭日益激烈。據教育部數據顯示,近三年全國高校畢業生規模分別是1158萬人、1179萬人、1222萬人,就業壓力空前巨大。另一方面,就業市場薪資水平普遍不高,難以滿足勞動者的生活與發展需求。更值得關注的是,大學生甚至博士生從事跑滴滴、送外賣等低技能勞動的現象頻發。這種“學歷與職業不匹配”的現象,既反映出高校教育與市場需求存在結構性矛盾——部分高校專業設置滯后、課程內容陳舊,導致學生所學知識技能無法滿足企業實際需求;也折射出就業觀念的偏差,許多畢業生對傳統制造業、服務業崗位存在認知誤區,過度追求“坐辦公室”的工作形式,忽視了技能型崗位的發展潛力。
與此同時,制造業企業卻面臨著嚴重的“技工荒”。以精密制造、高端裝備等行業為例,隨著產業升級,企業對掌握先進技術的技能型人才需求急劇增長。《2025年智能制造領域人才供需洞察報告》指出“根據人社部最新預測數據,到2025年,智能制造領域的人才總需求將達到900萬人,而基于當前教育體系和人才培養速度推算的供給量僅為450萬人左右,缺口高達50%”。然而,由于技工教育發展相對滯后,畢業生數量和質量均難以滿足企業需求,導致工廠車間“一工難求”,高技能人才更是短缺嚴重,制約了產業轉型升級的步伐。
江山高級技工學校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主動順應市場需求,探索技工教育改革創新之路,主動對接產業和企業,提出了“工學一體,雙元雙導,德技雙馨”的人才培養模式,旨在打破“就業難”與“技工荒”并存的困局,為社會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圖一 “工學一體,雙元雙導,德技雙馨”人才培養模式架構圖
二、主要做法:多輪驅動育良才
(一)企業進校園:深度融合企業資源,打造創新育人平臺
早在2017年,江山高級技工學校就啟動企業進校園的嘗試,先后引進雷士、奧克斯空調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電訊盈科、中國移動中移在線、中聯在線、江蘇京東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等企業,將企業“設備、人員、管理、文化”引入校園,校企深度融合。
2024年下半年,江山高級技工學校與全球500強企業金佰利達成合作。金佰利作為全球健康衛生護理領域的領導者,業務覆蓋80多個國家,其在產品研發、生產工藝、市場營銷等方面積累的資源和經驗,為學校人才培養注入國際化動能。
雙方構建“雙導師制”協同育人機制:企業選派資深運營總監和專業主播,每周四開展面授課程,周五進行專項培訓;未到校期間,通過學習APP、視頻會議等平臺提供在線指導。教學內容涵蓋直播帶貨全流程,包括市場調研、選品策劃、直播互動、數據分析等,同時融入行業法律法規教育。線上線下結合的模式,打破時空限制,顯著提升學生專業技能。
在合作保障機制上,雙方共建課程體系,將企業最新營銷理念融入教學;實施師資雙向培訓,企業導師提升教師實踐能力,學校教師參與企業項目獲取行業動態;共建直播實訓基地,模擬真實工作場景,讓學生在校即可積累實戰經驗,部分學生一天直播產值突破20萬元。
(二)課堂進車間:打破傳統教學壁壘,實現理實無縫對接
在推行“企業進校園”的基礎上,學校又推出“課堂進車間”這一創新舉措。2021年,學校以技工院校工學一體化改革為契機,將課堂搬進企業車間,讓部分貧困學生通過參與工學結合的方式解決升學和學費問題,之后,這一做法在其他學生中推廣。以與浙江明潤精密軸承有限公司合作為例,學生周一至周五白天在車間參與生產,完成從原材料加工到成品組裝的全流程工作,接觸先進設備,熟悉生產工藝和質量標準。晚間,校企教師針對當天生產問題進行理論講解,引導學生將實踐經驗轉化為理論認知,再用理論指導實踐,形成“做中學、學中做”的良性循環。
為保障教學質量,學校建立完善的管理體系:與企業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和考核標準,教師定期巡查指導;企業為學生配備“一對一”師傅,建立學生成長檔案,記錄學習和工作表現,作為學業評價和企業錄用依據。
(三)德技雙馨:構建全面育人體系,助力學生可持續發展
1.狠抓品德教育,塑造學生良好職業素養
學校外派班主任入駐企業,與企業管理人員共同管理學生。通過規范日常行為、開展主題班會等方式,培養學生自律意識和職業精神。在職業道德教育上,企業通過培訓、講座傳遞企業文化,學校則通過案例分析引導學生樹立誠信、責任意識。例如,在金佰利實習的學生通過“誠信服務”主題培訓,在工作中嚴格遵守營銷規范,展現出良好職業素養。
2.強化技能錘煉,提升學生職業競爭力
課程設置方面,學校與企業聯合開發課程,將企業生產工藝、質量標準融入教學。如學校與浙江明潤精密軸承有限公司共同開發《精密軸承設計》《數控車床加工技術》等課程,確保學生所學與企業需求無縫對接。
在教學方法上,采用項目教學法、任務驅動法等,引入企業真實項目。例如網絡營銷專業以金佰利產品推廣為案例,讓學生全程參與市場調研、直播策劃等環節,提升綜合實踐能力。同時,通過企業專家講座、技能競賽等方式,幫助學生緊跟行業前沿技術。
這一創新模式一經推出,廣受企業、學生及家長點贊。2024年10月,“潮新聞”以《衢州這所學校“工學結合”模式結出碩果,學生邊讀書邊工作,月薪過萬》為題報道,引發全網熱議,登上熱搜,《人民日報》、新華網等十余家主流媒體紛紛轉載,閱讀播放量過億,評論點贊超百萬,成為倡導工學一體、知行合一的典范。一時間,學校相關負責人電話被打爆,各地學生、家長紛紛來電咨詢。
三、實踐成效:工學一體實現多方共贏
(一)典型案例:饒同學的成長蛻變之路
饒同學在浙江明潤精密軸承有限公司的成長經歷極具代表性。初入企業時,他月薪僅4000元,面對陌生的工作環境和高精度加工要求,他主動學習:清晨提前到崗請教師傅,下班后留在車間反復練習。在加工高精度軸承零件時,他多次失敗仍不放棄,最終掌握關鍵技術,產品合格率達99.5%,工作效率提升30%。
晚間課堂上,他結合實踐提出問題,深入學習機械加工工藝知識。憑借努力,他被提拔為生產組長,月薪超過12000元。更重要的是,他的綜合素質顯著提升,對未來職業發展有了清晰規劃。其家長反饋,孩子變得更加懂事、獨立,對家庭和未來充滿責任感。
(二)數據對比:事實彰顯模式優勢
1.在校生工資高于全社會職工平均工資。以下三份工學一體化學生的工資統計表是根據企業提供的真實的工資單進行匯總的。三個觀察樣本中,參與工學一體化教學改革的學生的平均工資均高于同期全社會職工平均工資。根據浙江省統計局發布的數據,2023、2024年兩年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總額分別為74325元、77230元,月平均工資分別是6193元、6435元。
表1 2021年工學一體化學生觀察期月工資統計表
觀察企業:浙江安貝實業有限公司
單位:元
序號 |
姓名 |
入職 時間 |
觀察期月工資 |
||||||
2023.7 |
2023.8 |
2023.9 |
2023.10 |
2023.11 |
2023.12 |
平均 |
|||
1 |
祝×× |
2021.3 |
3855 |
7212 |
7150 |
7292 |
8435 |
7578 |
6920 |
2 |
陸×× |
2021.6 |
6578 |
8868 |
7606 |
8227 |
8831 |
7573 |
7947 |
3 |
姜×× |
2021.6 |
7039 |
9332 |
8252 |
9479 |
9465 |
8100 |
8611 |
4 |
楊× |
2021.8 |
5448 |
6281 |
6309 |
7818 |
8575 |
7506 |
6990 |
5 |
祝×× |
2021.6 |
8628 |
9790 |
9802 |
11537 |
12339 |
11665 |
10627 |
6 |
平均 |
|
6310 |
8297 |
7824 |
8871 |
9529 |
8484 |
8219 |
表2 2022年工學一體化學生觀察期月工資統計表
觀察企業:浙江安貝實業有限公司
單位:元
序號 |
姓名 |
入職 時間 |
觀察期月工資 |
||||||
2023.7 |
2023.8 |
2023.9 |
2023.10 |
2023.11 |
2023.12 |
平均 |
|||
1 |
吳×× |
2022.6 |
5797 |
8132 |
7155 |
6542 |
11307 |
8127 |
7843 |
2 |
徐×× |
2022.6 |
8303 |
9686 |
7872 |
10095 |
9312 |
10737 |
9334 |
3 |
王× |
2022.6 |
5846 |
7295 |
6469 |
8233 |
8611 |
8633 |
7515 |
4 |
饒×× |
2022.6 |
8385 |
10111 |
7915 |
9546 |
10222 |
9126 |
9218 |
5 |
鄧×× |
2022.6 |
5477 |
5300 |
5512 |
6109 |
5450 |
5763 |
5602 |
6 |
劉×× |
2022.6 |
5519 |
6677 |
5505 |
6819 |
6841 |
5439 |
6133 |
7 |
江×× |
2022.6 |
3470 |
3850 |
3975 |
3978 |
3979 |
3982 |
3872 |
8 |
陳×× |
2022.6 |
2629 |
2150 |
3851 |
3941 |
請假 |
1910 |
2896 |
9 |
周× |
2022.6 |
5760 |
4374 |
7013 |
5027 |
6470 |
8122 |
6127 |
10 |
羅×× |
2022.6 |
2120 |
3752 |
5533 |
4719 |
4719 |
5170 |
4336 |
11 |
平均 |
|
5331 |
6133 |
6080 |
6501 |
7435 |
6701 |
6288 |
表3 2024年工學一體化學生觀察期月工資統計表
觀察企業:浙江明潤精密軸承有限公司
單位:元
序號 |
姓名 |
入職 時間 |
觀察期月工資 |
||||||
2024.11 |
2024.12 |
2025.1 |
2025.2 |
2025.3 |
2025.4 |
平均 |
|||
1 |
姜×× |
2024.6 |
6128 |
10932 |
7022 |
6579 |
11561 |
8160 |
8396 |
2 |
姜×× |
2024.6 |
3490 |
6157 |
5204 |
6920 |
7487 |
5688 |
5824 |
3 |
吳×× |
2024.6 |
11277 |
10329 |
8594 |
7807 |
11828 |
11166 |
10503 |
4 |
王×× |
2024.6 |
11196 |
12309 |
7592 |
8867 |
12873 |
10182 |
10166 |
5 |
徐×× |
2024.6 |
5140 |
8010 |
5063 |
6987 |
9582 |
5472 |
6709 |
6 |
占×× |
2024.6 |
8271 |
10166 |
9627 |
8251 |
15224 |
12509 |
10674 |
7 |
平均 |
|
7584 |
9651 |
7184 |
7569 |
11426 |
8863 |
8712 |
2.工學一體化學生工資增長速度快于普通社會工。以浙江明潤精密軸承有限公司為例,數據顯示:同期入職的普通社會工6個月后平均月薪5000-6000元,12個月增長1000-1500元;而參與工學一體的學生初期月薪約4500元,12個月后平均達9000元,優秀學生超過12000元,薪資增長幅度是普通社會工的3倍以上。
3.工學一體化學生比普通社會工更穩定。普通社會工12個月留職率僅60%,而工學一體學生留職率超90%。這表明學校的培養模式不僅提升了學生的專業技能和薪資待遇,更增強了學生對企業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四、實踐思考:高薪得來非尋常
技校生月薪過萬的現象,是多方因素協同作用的結果,其背后的邏輯對技工教育發展具有重要啟示。
(一)平臺支撐:校企合作是核心驅動力
江山高級技工學校的實踐表明,優質的校企合作平臺是培養高薪技能人才的關鍵。“企業進校園”與“課堂進車間”模式,打破了學校與企業之間的壁壘,實現了教育資源與產業資源的深度融合。通過共建課程、師資、實訓基地,學校能夠及時將行業最新技術、標準和需求融入教學,讓學生在校期間就能接觸到真實的工作場景和前沿知識。這種“零距離”的工學一體培養模式,使學生畢業后能夠迅速適應企業崗位要求,減少企業的培訓成本,提高了人才培養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同時,企業深度參與人才培養過程,也增強了學生對企業的認同感,為學生就業和職業發展提供了堅實保障。
(二)技術賦能:掌握核心技能是立足之本
在產業升級背景下,企業對技能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只有掌握核心技術的學生才能在就業市場中脫穎而出。學校通過科學的課程設計和教學方法改革,確保學生學到真正實用的技能。從課程設置來看,緊密圍繞企業崗位需求,將企業的生產工藝、操作規范等融入教學內容,使學生所學即企業所需;在教學過程中,采用項目教學、案例教學等方式,讓學生在實踐中掌握技能,培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此外,學校還通過技能競賽、企業專家講座等形式,引導學生關注行業前沿技術,不斷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只有讓學生真正掌握了核心技能,才能在激烈的就業競爭中占據優勢,實現高薪就業。
(三)職業精神:吃苦耐勞是成長必備品質
饒同學的案例充分說明,在技能崗位上,吃苦耐勞的精神是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車間工作往往強度大、要求高,只有具備堅韌不拔的毅力和踏實肯干的態度,才能在工作中不斷積累經驗、提升技能。學校和企業通過日常管理、思想教育等方式,培養學生的職業精神。例如,學校外派班主任到企業,嚴格要求學生遵守勞動紀律,培養自律意識;企業通過師傅帶徒的方式,言傳身教,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態度。學生只有克服了工作中的困難,經受住了實踐的考驗,才能實現從“新手”到“能手”的蛻變,為自己的職業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四)持續學習:終身學習是職業發展的關鍵
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行業技術更新換代迅速,持續學習能力成為技能人才職業發展的關鍵。江山高級技工學校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鼓勵學生在工作中不斷鉆研。企業導師和學校教師通過指導學生解決實際技術難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索精神;學校組織的各類培訓和講座,也為學生提供了接觸新知識、新技術的機會。學生只有保持對技術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不斷學習和更新知識,才能適應行業發展的變化,在職業道路上走得更遠。例如,隨著智能制造技術的發展,掌握數控編程、自動化控制等新技術的學生,在就業市場上更具競爭力,薪資水平也更高。
(五)外部支持:良好的政策和環境不可或缺
技工教育的發展離不開政策的支持和社會觀念的轉變。近年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鼓勵發展技工教育,加大對技工院校的投入,提高技能人才的社會地位和待遇。這些政策為技工教育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同時,社會對技能人才的認可度也在逐漸提高,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技能人才是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江山高級技工學校的成功,也得益于當地政府在政策、資金等方面的支持,以及企業對校企合作的積極參與。只有政府、學校、企業和社會各方共同努力,營造有利于技工教育發展的良好氛圍,才能吸引更多學生選擇技工教育,為社會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能人才。
五、總結與展望:工學一體意未央
江山高級技工學校通過“企業進校園”“課堂進車間”等工學一體化舉措,成功構建了“工學一體,雙元雙導,德技雙馨”的人才培養模式,實現了學生、企業和學校的多方共贏。學生借此掌握專業技能,提升綜合素質,實現高薪就業;企業獲得適配人才,降低培養成本,提高生產效益;學校則提升了教育質量和社會影響力。通過“專業跟著產業走、課程跟著崗位走、教學跟著生產走”的邏輯,構建人才培養與經濟發展的同頻共振機制。
展望未來,學校將繼續深化改革,優化校企合作機制,拓展與更多優質企業的合作;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升教師實踐與科研能力;加大教學設施投入,完善實訓條件;推進個性化培養,滿足學生多元發展需求。同時,學校將積極分享經驗,加強校際交流,共同推動技工教育高質量發展,為社會輸送更多高素質技能人才,助力國家經濟建設。(蔡之青 王益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