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舟山職業技術學校(舟山技師學院)聯合舟山市白泉高級中學,共同舉辦 “職普融通背景下的思政學科活動型課程設計與實施” 專題研討活動。本次活動匯聚普通高中與職業學校教學精英,通過課堂展示、專題講座、專家評課等形式,搭建職普思政教研交流平臺,為深化思政課改革、探索育人新范式注入動力。
授課環節,普高三名教師以 “同課異構” 形式,圍繞 “人的認識從何而來” 哲學議題,結合 AI 技術、舟山小島發展現狀、九三大閱兵時政熱點等素材,以豐富學生活動為載體,引導學生在思辨中理解 “實踐出真知”,展現議題式活動型課堂的深度魅力。舟職技校兩位教師分別聚焦“相伴相助,融洽相處”和“自我探索與成長突圍”,將思政教育與學生專業發展、職業規劃結合,通過情境模擬、小組協作,彰顯職教思政 “立德樹人、育心育能”的特色價值。
研討環節,普陀中學思政教研組組長陳佳路作“青藍相繼守初心,團結協作共攀登”專題講座,分享團隊建設與青年教師培養經驗。評課階段,育華中學劉廣二副校長、浙江國際海運職業技術學院李曉璐副教授、舟山教育學院周軍海教研員及舟職技校相關教研組長分別點評,從不同視角解析課堂亮點,指明素養導向下的教學優化方向。
舟職技校黨委書記、思政特級教師方軍作總結發言,他高度肯定了本次活動的深遠意義,并圍繞“活動型課程的價值取向、支撐載體、實施形式、發展屬性、落地旨歸”等方面進行了深刻闡述,為思政課的改革創新繪制了清晰的“施工圖”。他強調,未來思政課建設要不斷豐富活動載體,創新實施形式,尤其要在職業學校的思政課中大膽融入“職業味道”,真正實現思政小課堂與職業大舞臺的無縫對接,培養出既技藝精湛、又德性醇厚的時代新人。
此次活動不僅是教學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搭建了職普融通的思政交流橋梁,為思政課創新與大中小思政一體化建設奠定基礎,標志著舟山職業技術學校(舟山技師學院)在思政育人改革道路上邁出堅實一步。(舟山職業技術學校 舟山技師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