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前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背景下,職業院校國際交流合作日益頻繁,但仍面臨諸多挑戰,如語言的障礙、文化差異、教育資源不均、認證標準不一等。人工智能(AI)與數字化轉型的趨勢為職業教育國際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AI技術在助力職業教育出海,提升中國職業教育在全球的傳播力、影響力和國際化辦學水平等方面,將發揮不可限量的作用。
接下來,我將結合這些年來現代職業教育網服務職業院校國際交流合作,特別是魯班工坊建設項目,談一些個人的體會和思考:
一、AI技術助力職教出海的主要方式
1.智能翻譯和多種語言服務
AI技術在語言翻譯、語音識別等方面的應用,可以打破語言障礙,促進國際師生的交流與溝通。在職業教育國際化辦學中,這有助于增進文化理解,促進知識和技能的共享。
2.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個性化教學與智能評估
在國際交流合作項目中,AI技術通過深入分析學生的學習習慣、行為模式及成績表現,能夠提供個性化的教學內容和評估方案,定制專屬的學習路徑,促進知識的深入理解和技能的精準掌握。這種個性化學習方案有助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習效率。同時,AI系統的自動批改作業、試卷,甚至能自動進行實操實訓能力評估,即時反饋學生的學習成果,提供具體且有針對性的教學改進建議,幫助學生在跨國界時空下快速適應并提升自我,增強教育的吸引力和有效性。可以減輕國際化教師的負擔,提高教學效率,并確保評估標準的統一性和客觀性,增強國際認證的可信度。
3.國際課程與資源的精準對接
通過建立智能國際教育平臺,加強數字化多語種資源建設,職業院校可以實現教學資源的全球共享,提升職業教育的國際適應性和靈活性。此外,AI技術能夠深入挖掘和分析學生的學習數據,對課程內容和教學策略進行精準優化,智能匹配和推薦適合不同國家和地區學生的教學資源,促進國際間教師之間、學生之間和師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
中韓國際交流會現場
4.跨境教育與虛擬實訓
利用VR/AR等虛擬現實技術和遠程教學平臺,AI技術可以模擬真實工作環境,提供沉浸式學習體驗,為國際學生提供了一個既安全又逼真的學習和實操環境,這種沉浸式的學習體驗極大地增強學習動機和興趣,提高了技能掌握的效率和質量,學生無需親臨現場即可接受高質量的職業教育。這有助于解決國際化辦學中實訓資源不足、地域限制等問題,使全球學生都能享受到高質量的實訓教學。
5.國際化智能管理和教學系統的支持
AI技術還可以應用于國際化教學日常管理和服務中,不僅提高工作效率,也為學生帶來更加便捷的服務體驗。智能教學系統通過集成的智能對話系統,為學生提供全天候、不間斷的學習支持。例如,無論是深夜的疑難問題解答還是清晨的學習資源查詢,AI助手都能迅速響應,提供精準的幫助。這在國際交流合作中,智能教學系統成為連接不同國家和地區學生的橋梁,促進了教育資源的全球共享。
6. 促進跨國師資培訓與認證
AI技術還促進了跨國師資培訓與認證體系的建立。例如,魯班工坊項目可以通過人工智能平臺,設立EPIP教學模式研究中心和認證試驗中心,為合作國教師提供個性化全時段進階式培訓,并在AI助教的幫助下,頒發聯合認證證書。這種基于AI技術的跨國師資培訓體系不僅提升了教師的專業素養和教學能力,還增強了國際教育的互認性和一致性,為中國職業教育在全球范圍內的推廣和認可奠定了基礎。
7. 推動教育與產業深度融合
AI技術通過促進教育與產業的深度融合,為中國職業教育國際化提供了強大動力。設想一下,在魯班工坊等項目中,用AI技術聯動一大批合作企業,對接重大國際合作項目,實現產業、行業、企業、職業、專業的“五業聯動”。這種深度融合不僅提升了職業教育的實踐性和應用性,還為中國職業教育在全球范圍內的推廣和應用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和合作機會。
二、解決職業院校國際化辦學過程中的困難和問題
1.跨越語言與文化障礙
AI技術可以通過自然語言處理和機器翻譯等技術手段,幫助師生克服語言障礙,促進國際間的交流與合作。同時,通過智能推薦系統,學生可以接觸到更多與自己文化背景相關的學習資源,增強跨文化理解和溝通能力。

現代職業教育網主編劉俊仁
2.確保教學質量與標準統一
在國際辦學中,結合大數據分析,AI技術可以對教學過程進行實時監控和優化調整,通過智能評估系統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客觀、公正的評估,保證教學質量和標準的統一,確保教學質量和效果的穩定性。
3.改善資源分配不均現狀
在國際化辦學過程中,資源分配不均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AI技術可以通過智能調度和資源配置系統,實現教學資源的優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例如,通過智能推薦系統引導學生合理使用在線學習資源,減輕實體教學資源的壓力;通過虛擬實訓系統降低實訓成本等。
三、AI助力提升中國職業教育在全球的品牌影響力
1.拓展國際合作與交流網絡
利用AI技術搭建國際交流平臺,拓展國際合作網絡,積極參與國際職業教育組織和活動,加強與世界各國職業教育機構的聯系與合作。通過聯合辦學、學分互認等方式,拓寬學生國際交流渠道,提升中國職業教育的國際影響力。
2.推廣中國職業教育模式和標準
結合中國職業教育的特點和優勢,制定具有國際化水平的職業教育標準和規范,確保職業教育國際化的教學質量和認證標準,利用AI技術進行智能化推廣和普及,加強國際認證與評估合作,提升中國職業教育在全球的知名度、認可度和美譽度。
3.培養國際化人才
通過AI技術優化我們自己的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復合型人才。同時,加強與國際企業和機構的合作,為學生提供更多跨境實習和就業機會,提升他們的國際競爭力。
4.推動職業教育數字化轉型
將AI技術深度融入職業教育的各個環節中,推動職業教育的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升級。通過數字化轉型提升職業教育的整體水平和國際競爭力,為中國職業教育走向世界奠定堅實基礎。
5.加強品牌建設與宣傳
利用智能媒體的國際傳播優勢,通過AI技術,面向全球講述中國職業教育的生動故事,打造具有中國特色的職業教育品牌。通過舉辦實景化國際職業教育論壇、展覽等活動,展示中國職業教育的成果和特色,助力形成中國職業教育的國際話語體系。
綜上所述,AI技術在助力職教出海、解決職業院校國家化辦學過程中的困難和問題以及提升中國職業教育在全球的影響力和國際化辦學水平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作為服務職業教育行業的網絡平臺,未來我們將繼續探索和實踐AI技術在職業教育中的應用路徑和方式,為中國職業教育的國際化發展貢獻更多智慧和力量,為世界職業教育的發展貢獻更多中國智慧和力量。